
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核心期刊来源刊与扩展刊的主要区别
时间:2024-03-18 10:12:07
核心期刊来源刊与扩展刊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期刊的质量、影响力、以及是否被核心数据库正式收录等方面。以下是详细的说明及举例:
质量与影响力:
核心期刊来源刊:通常是指在某一学科或领域内,经过严格评选,被认为具有高质量、高学术水平和高影响力的期刊。这些期刊发表的论文往往代表着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
扩展刊:相对而言,扩展刊在质量和影响力上可能稍逊于核心期刊来源刊。它们可能是一些新兴期刊或正在发展中的期刊,尚未达到核心期刊的标准,但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价值。
收录情况:
核心期刊来源刊:被核心数据库(如CSCD、CSSCI、北大核心等)正式收录,且定期更新。这些期刊的论文在学术评价、职称晋升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扩展刊:虽然未被核心数据库正式收录,但可能被其他数据库或平台收录。这些期刊的论文在学术评价上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在某些特定领域或机构中仍具有一定的认可度。
举例:
假设《A期刊》是某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来源刊,被CSCD等核心数据库收录。该期刊发表的论文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代表着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而《B期刊》是该学科领域的一个新兴期刊,尚未被CSCD等核心数据库收录,但被其他数据库收录。虽然该期刊在质量和影响力上可能不及《A期刊》,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价值,对于某些特定领域或机构的研究者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认可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科和领域的核心期刊和扩展刊可能存在差异,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学科和领域来判断。同时,随着学术环境和期刊发展的变化,核心期刊和扩展刊的名单也可能发生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