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08期

乳酸和低剂量依达拉奉联合药物后适应通过线粒体途径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张国明;王禹;李晓燕;许琳;孙媛媛;李玉珍;刘丽凤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心脏, 乳酸, 自由基清除剂
摘要:目的 探讨乳酸和低剂量依达拉奉能否模拟机械后适应发挥有效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后适应组(IP组)、乳酸组(乳酸60μl,Lac组)、低剂量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3μg/kg,Eda组)和乳酸+低剂量依达拉奉组(乳酸60μl+依达拉奉3μg/kg,Lac+ Eda组)6组,每组18只.首先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然后于再灌注即刻根据分组分别进行干预,在梗死边缘分别注射不同药物或生理盐水.测定再灌注10 min后右心房血浆pH值,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TUNEL法测定心肌凋亡指数,伊文斯兰-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双染法测定心肌缺血面积和心肌梗死面积,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吸光度、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凋亡途径信号分子Bcl-2、Bax和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水平.结果 IP组大鼠右心房血浆pH值显著低于I/R组(P<0.05),缺血心肌组织MDA含量显著低于I/R组(P<0.05),SOD含量显著高于I/R组(P<0.05).Lac组和Lac+ Eda组右心房血浆pH值与IP组相似(7.32±0.07,7.32±0.04比7.33±0.03,P均>0.05).Eda组和Lac+ Eda组心肌组织MDA、SOD含量均与IP组相似[分别为(1.15±0.18),(1.17±0.12)比(1.12 ±0.37) nmol/mg蛋白,P均>0.05,和(53±13),(53±16)比(58 ±13) U/mg蛋白,P均>0.05].Lac+ Eda组线粒体吸光度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I/R组(P均<0.05),心肌组织Bcl-2含量显著高于I/R组(1.02±0.19比0.02 ±0.01,P<0.05),Bax含量和胞浆中Cyt-c含量均显著低于I/R组(分别为0.38±0.07比2.40-±-0.45,P<0.05,和0.78±0.05比6.54±1.86,P<0.05),CK和CK-MB含量均显著低于I/R组[分别为(849±228)比(1249 ±211) U/L,P<0.05,和(470±266)比(966±263) U/L,P<0.05],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心肌梗死面积亦均显著低于I/R组[分别为(10.51±1.52)%比(15.00±1.90)%,P<0.05,和(27.12±5.55)%比(45.66±10.81)%,P<0.05].结论 乳酸和低剂量依达拉奉联合使用可较好模拟后适应上游触发因子,可通过线粒体途径有效减轻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的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