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近期并发症分析
目的观察及分析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并发症.方法对1999年4月~2000年12月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住院的21例患者,前瞻性地研究了PTSMA治疗的疗效,同时严密观察并记录术中及术后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21例患者中共有20例接受了PTSMA治疗,其中19例行单纯PTSMA,1例同时行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术.20例患者行PTSMA均获......
作者:贾长琪;吴学思;姜腾勇;吕强;张崟;张英川 刊期: 2001- 12
-
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左室射血分数≤45%,心功能(NYHA)Ⅱ-Ⅳ级,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观察美托洛尔对心室重塑、心功能的影响.应用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定基线值及1个月、3个月、6个月左室结构及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美托洛尔平均用量为(39.8±13.8)mg/d.经过6个月治疗,美托洛尔治疗组......
作者:高丽君;刘坤申;王进华;彭应心;李延辉;王小平 刊期: 2001- 12
-
体外反搏对心肌缺血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心肌缺血时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外加反搏治疗,观测犬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缺血心肌、主动脉局部血管紧张素Ⅱ水平、ACE活性的改变,用RT-PCR方法检测局部ACEmRNA的表达.结果体外反搏能改善犬左心室舒缩功能,抑制缺血激活的缺血心肌、主动脉处ACE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抑制缺血心肌、主动脉处ACEmRNA的表达.结......
作者:陆丽;郑振声;吴伟康;梁仲培;钱孝贤 刊期: 2001- 12
-
阿司匹林、肝素对血小板活化及表达CD40L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与表达CD40L的关系以及阿司匹林、肝素对此过程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健康人血小板,经不同浓度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诱导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和炎性标志CD40L表达水平,观察二者随诱导时间延长的变化过程,并分析阿司匹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活化及表达CD40L的影响.结果ADP、凝血酶均呈浓度依赖方式增加血小板P选择素、CD40L表达,二者表达......
作者:张菲斐;邵建华;朱兴雷;刘同宝;陈良华;许法运 刊期: 2001- 12
-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患者男,45岁.发作性心悸、胸闷2个月来院就诊,两个月前因打乒乓球时首次出现胸闷伴出汗,休息后好转.此后经常发作左肩及后背部疼痛,呈阵发性,持续时间3~10min,临床疑有冠心病,而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选用Bruce方案.运动至9min20s达到预测目标心率(92%极量级心率160次/min)终止试验,运动7min50sⅡ、Ⅲ、aVF、V3~V6导联ST段呈上斜型下降0.05~0.10mV,于运动......
作者:帅莉;卢喜烈;冯志勇;阎保国 刊期: 2001- 12
-
正确认识合理使用调脂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心血管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多种,其中以脂质代谢紊乱被认识早,20世纪初以高胆固醇喂养动物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是早的证据.此后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在人群中证实血脂异常的重要性,并发现血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有重要的进展.通过对脂质,尤其是脂蛋白的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01- 12
-
稳定性心绞痛的硝酸盐治疗
心绞痛是以胸、颌、肩、背或上肢等部位不适感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见于冠心病患者[1].其中,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大约半数冠心病患者的首发临床表现.慢性心绞痛治疗的长期目标是预防心肌梗死和避免(或推迟)死亡,即增加患者的寿命.在这一方面,除改良生活方式和纠治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外,可使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调脂药物.慢性心绞痛治疗的短期目标是减轻症状,减少心肌缺血,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措施包括避......
作者:施仲伟 刊期: 2001- 12
-
后退式旋切导管治疗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的初步报告
目的评价后退式旋切导管(PAC)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5例冠状动脉病变选用PAC导管治疗,其中17例为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应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即刻和近期疗效.结果5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5%,PAC导管使血管小管腔直径从(1.07±0.51)mm增加至(1.98±0.39)mm,并发症包括血管内膜撕裂7例,完全闭塞1例,6个月随访造影小管腔直径为(1.97±0.67)mm,造影......
作者:傅国胜;单江;M.Lins;R.Simon 刊期: 2001- 12
-
急性心肌梗死长期随访结果——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长期预后的因素.方法从1988~1995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出住院期间作过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12例进行随访研究.结果(1)寿命表推测,10%的患者在急性期死亡,20%在心肌梗死后5~10年内死亡;(2)24.5%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严重的心绞痛或是严重的左心功能不全;(3)再通治疗方法(溶栓治疗,PTCA),再通的效果(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急诊开通),血管病变和缺血程度的......
作者:盖鲁粤;李雪梅;智光;杨庭树;杜洛山 刊期: 2001- 12
-
经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27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经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TBCA)组278例,采用经右侧肱动脉穿刺途径.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TFCA)组144例,采用经右侧股动脉穿刺途径.观察两组手术的成功率、并发症等.结果两组穿刺插管及冠状动脉成形术成功率分别为94.2%与100%及92.3%与94.3%,两组间P>0.05.两组并发症分别为5.8%与5.6%,P>0.0......
作者:张兴华;齐藤滋 刊期: 2001- 12
动态资讯
- 1 卡维地洛对心房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
- 2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中国高血压病患者的达标率分析
- 3 脂蛋白(a)对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A表达的影响
- 4 重视高血压患者的总体心血管病危险
- 5 对不同起搏模式下患者生活质量的前瞻性随机交叉双盲对照研究
- 6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
- 7 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看再灌注治疗策略的选择
- 8 经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不同基础心功能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 9 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心脏病理学特征
- 10 河南省不同级别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现状调查
- 11 切割球囊冠状动脉球囊腔内成形术治疗对角支开口病变38例
- 12 肥厚型心肌病样心肌病五例及其分析
- 13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肌钙蛋白Ⅰ分层的血管内超声对比研究
- 14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急剧减少三例
- 15 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组织β1、β2和β3受体mRNA表达改变与心功能的关系
- 16 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 17 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 18 自身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修复的影响
- 19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 20 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与大动脉缓冲功能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