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PPAR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与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100比值的关系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100(ApoB100)比值水平的关联以及多个SNP的交互作用对ApoAⅠ/ApoB100比值水平的影响.方法对630名研究对象进行PPAR10个SNP多态性检测.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10个SNP与ApoAⅠ/ApoB100比值水平的关联,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模型分析10......

    作者:海波;倪川民;解惠坚;郭志荣;武鸣;陈秋;周正元;范伟;周慧 刊期: 2015- 04

  • 性别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 d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性别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0d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2003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所有接受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957例,其中女性197例(20.6%),分析30d预后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采用倾向评分校正不同性别患者组间基线资料的差异后,进一步分析性别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男性患者相比,女......

    作者:王辉;刘震宇;张抒扬;沈珠军;范中杰;曾勇;谢洪智;王崇慧;金晓峰 刊期: 2015- 04

  • 番茄红素可改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应激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lycopene,Lyc)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ngⅡ)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本研究为细胞实验,采用的是大鼠H9c2细胞系.实验将H9c2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单加AngⅡ组(1.μmol/L)(AngⅡ组)、AngⅡ(1μmol/L)+Lyc(3.125nmol/L)组(AngⅡ+低剂量Lyc组)、Ang......

    作者:刘源;唐其柱;胡哲夫;邓伟;李利娜 刊期: 2015- 04

  • 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转导通路对不同起搏部位致心肌电重构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观察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肌电重构变化、环磷酸腺苷(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差异性表达以及CREB相关通路的影响.方法在DSA下建立beagle犬双心室起搏的动物模型,根据起搏部位不同,分为对照组(n=6),左心室起搏组(n=6),右心室起搏组(n=6)及双心室起搏组(n=6).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体表心电图、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评价不同起搏部位致心肌电重构的影响.4周后处死犬,取......

    作者:陈学思;陈星星;程俊华;洪俊;郑程;赵景琳;李进;林加锋 刊期: 2015- 04

  • 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一例

    患者男性,23岁,因“反复胸闷、气促10年”,于2013年11月入院.10年前患者开始出现胸闷、气促,无胸痛、发热、盗汗及体质量减轻等.患者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缺损”,建议介入封堵,患者因经济原因而未行手术.其后患者胸闷、气促反复出现,活动耐量明显降低,且逐渐出现双下肢水肿.1年前患者在当地医院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

    作者:孔令秋;唐红 刊期: 2015- 04

  • 外科手术治疗房室结囊性肿瘤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患者女性,41岁.因“头昏、心悸伴黑曚半个月”,于2012年12月31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40次/min,血压102/6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浊音界未扩大,心率40次/min,律齐,可闻及大炮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肿瘤标志物CA199:164.20U/ml(正常值0~35.00U/ml);血常规、电解质......

    作者:张源;梅霞;郑向清;严宇;吴洪坤;李刚 刊期: 2015- 04

  • 血管内超声指导急性支架断裂介入治疗一例

    患者男性,46岁,因“发作性心前区不适4个月,加重7d”,于2014年3月7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活动时出现心前区闷痛,伴左肩及背部不适,停止活动可缓解,未治疗.7d前无明显诱因症状加重,休息时亦有发作,尤以每天晨起时为重,持续时间长达10余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方可缓解.当地医院以“不稳定性心绞痛”收入院,给予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氯吡格雷(75mg/次,1次/d)、美托洛尔缓释片(4......

    作者:刘伟利;高传玉;张勋 刊期: 2015- 04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磁共振成像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一、前言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动脉管壁脂质斑块不断累积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和进展性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和致残原因[1].过去认为,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病灶的增大,动脉管腔狭窄,从而引起组织器官供血不足.但是近来发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的严重程度并无明显的关系,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管腔狭窄程度小于50%,而这些引起轻度狭窄的斑块多是不稳定斑块或易损斑块[2].......

    作者:李梅芳;陈平;文颂 刊期: 2015- 04

  •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的病理学基础,早期识别易损斑块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有利于减少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adversecardiacevents,MACE)的发生.影像学是临床评估易损斑块的可靠方法.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诊断易损斑块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为临床早期诊断和识别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法.......

    作者:周迎;田峰;陈韵岱 刊期: 2015- 04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及风险管理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滑膜关节慢性炎性病变为主,并累及心、肺、神经、血液等器官和组织.与一般人群相比,RA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的发病和死亡风险较高[1].增加的风险不能完全用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来解释,尽管它们确实在其中起了部分作用.目前,RA导致CVD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炎症是联系R......

    作者:伍满燕;李玉慧;张萍 刊期: 2015-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