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反义RNA对大鼠颈动脉新生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导致新生内膜增生是冠状动脉再狭窄(RS)的主要病理机制.近期的研究发现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basictranscriptionelementbindingprotein2,BTEB2)可以调节多个VSMC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于在体水平探讨BTEB2反义RNA对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
作者:李德;何国祥;唐波;唐兵 刊期: 2004- 10
-
经皮血栓吸除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性病变的疗效
我们于2000年11月起应用经皮冠状动脉内吸血栓装置-Rescue(美国Boston公司)对8例富含血栓性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内血栓吸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潘宜智;李广镰;曾冲;罗义;冯开薇;郭南山 刊期: 2004- 10
-
解剖M型超声技术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病变的室壁运动异常
解剖M型是对传统M型超声心动技术的一种突破,其取样线可在360°范围内随意转动,故能垂直通过左室壁的任何节段,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评价解剖M型技术能否检出由单支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慢性病变所导致的左室局部室壁运动改变.......
作者:徐婷燕;施仲伟;胡厚达;张凤如 刊期: 2004- 10
-
根据身高、体重和二尖瓣环内径选择球囊直径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疗效
本研究报告根据身高、体重和二尖瓣环内径(MAD)选择球囊直径进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80例的疗效,并与根据身高选择球囊直径行PBMV进行了对比研究.......
作者:高文献;伦知见;付存玉;杨树国;王建富 刊期: 2004- 10
-
曲尼司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胶原重构及左室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观测了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非梗死区羟脯氨酸含量、Ⅰ/Ⅲ型胶原比值和心功能的变化以及曲尼司特和贝那普利对它们的影响,旨在了解曲尼司特对AMI后心肌胶原重构和左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袁国会;杨钧国;张传焕;王秋芬;刘宇宏;李伟 刊期: 2004- 10
-
冠心病患者血浆促酰化蛋白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促酰化蛋白(acylationstimulatingprotein,ASP)是促进脂肪酸酯化和甘油三酯合成的强刺激因子,与人类脂肪代谢密切相关.ASP代谢途径的功能失调,会引起一系列脂质代谢紊乱,与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浆ASP、血脂的变化,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作者:卢慧玲;王宏伟;赵华月 刊期: 2004- 10
-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AvaⅡ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关系研究
血脂代谢异常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肌梗死(AMI)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密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在血浆脂蛋白代谢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编码LDL-R的基因定位于19p13.1-p13.3,基因组长约4.5kb,由18个外显子和17个内显子组成.有报道LDL-R基因AvaⅡ与血浆胆固醇含量有关.本研究应用PCR技术,旨在探讨LDL-R基因AvaⅡ多态性与......
作者:臧彬;郭津津;潘丽丽;吴可光 刊期: 2004- 10
-
中老年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远期疗效观察
本研究探讨中老年风心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远期疗效.......
作者:张领 刊期: 2004- 10
-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
本研究对6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测定,旨在探讨AMI时甲状腺激素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冯愉态;邓兴臣 刊期: 2004- 10
-
心房间传导时间测定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食管导联的记录能间接反映在心房的电活动,对分析心律失常颇为实用.食管单极心房电图与体表心电图V1、V6同步描记,可以判断左右心房激动的先后秩序和方向,并可计算出房间传导时间.本研究总结了我院1990~2002年利用无创性房间传导时间测定诊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资料,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湘燕;冯端兴;范寿年;刘维佳 刊期: 2004- 10
动态资讯
- 1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钙平衡调节蛋白基因的mRNA表达的研究
- 2 胃内异物误诊为心绞痛一例
- 3 全国世纪之交心力衰竭学术研讨会纪要
- 4 急性心功能不全时肾微血管血流灌注改变的实验研究
- 5 为党爱民医生答复作几点补充
- 6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 7 以下颌痛为表现的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 8 冷冻消融窦房结区对窦房结功能和电生理的影响
- 9 AAV介导的CDl51基因促大鼠缺血后肢血管再生和血运重建的实验研究
- 10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转移对球囊拉伤后大鼠颈总动脉内膜的影响
- 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失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 12 1433例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
- 13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左心室重构及收缩功能的作用
- 14 不同评分系统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近期死亡预测价值的比较
- 15 分叉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16 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与开腹手术效果比较的荟萃分析
- 17 俯身呼吸困难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价的价值
- 18 增龄引起犬心房L型电压依赖型钙通道离子重构的分子机制
- 19 家兔慢性冬眠心肌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变化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 20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基因转染对实验性动脉硬化兔斑块炎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