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变化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中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CD40L)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性指标.......

    作者:翁国路 刊期: 2006- 03

  • 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长期疗效观察

    本研究旨在评价经皮经腔室间隔化学(无水酒精)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长期疗效(3.5年).......

    作者:张明;李占全;金元哲;刘莹;袁龙;张薇薇;徐桂萍;侯平;石蕴琦;段娜 刊期: 2006- 03

  • 急性心肌梗死低钠血症的预后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低钠血症的预后价值.方法对我院心内科CCU病房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670例资料完整的AMI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后即刻、24、48h血清钠离子浓度低值共分为三组:A组Na+≥135mmol/L;B组Na+120~135mmol/L;C组Na+≤120mmol/L.比较各组心肌酶、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及住院病死率.结果(1)三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

    作者:王岚峰;李竹琴;汤青;徐丹;孙新勇;李为民;傅世英 刊期: 2006- 03

  • 12例心电图异常患者的传导系统病理改变观察

    目的探讨心脏传导系统(CCS)病变与心律失常及心电图ST-T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2例有临床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心脏标本作CCS组织学观察.结果(1)12例心电图异常者均见CCS有病变,包括有CCS脂肪浸润和(或)纤维化、淀粉样变、炎症、发育异常及出血等.(2)组织学显示急性炎症性改变者的心电图改变主要有: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3)组织学显示慢性退行性改变者的心电图改变复杂多样:包括慢-快......

    作者:宋一璇;姚青松;高修仁;罗斌 刊期: 2006- 03

  • 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口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口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4例患者,年龄7~57岁,均为主动脉右窦窦瘤破裂入右心室,破口直径2~10mm,其中3例为先天性,1例患者为获得性(医源性).通过建立股动脉-主动脉窦瘤破口-右心室-右心房-股静脉的轨道,在透视和超声的引导下经股静脉顺行性置入合适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mplatzerductoccluder,ADO),所选择的ADO直径较破口大1~2mm.结......

    作者:赵世华;闫朝武;徐乃勋;蒋世良;徐仲英;王诚;吴文辉;李世国;王浩;叶赞凯 刊期: 2006- 03

  • α2B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I/D多态性与小动脉顺应性的关系

    目前已经明确环境因素如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均可引起动脉顺应性减退,特别是小动脉顺应性(C2)减退被认为是反映早期血管病变、内皮功能失调的敏感指标之一[1].Snapir等[2]前瞻性研究发现,DD型纯合子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性是其他两型(I/D和II)的两倍.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部分汉族人群α2B-AR基因I/D型多态性与C2降低的关系以及并存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各基因型血压、C2变化......

    作者:李新立;梁立荣;倪春辉;张海峰;王震震;廖静;周建伟;曹克将;黄峻 刊期: 2006- 03

  • 胸腔镜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介入联合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七例

    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联合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即Hybrid技术)已成为微创心脏外科治疗多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方式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我科于2001年开始进行了联合胸腔镜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VACAB)和介入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尝试,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东进;邵峻;梁雨露;武忠;潘俊 刊期: 2006- 03

  • 非典型性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

    目的总结非典型性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临床具有静息性胸痛或胸闷,且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的64例患者进行乙酰胆碱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将乙酰胆碱试验阳性即冠状动脉痉挛患者根据胸痛或胸闷发作时心电图上是否有ST段抬高分为典型变异型心绞痛组(典型组)和非典型变异型心绞痛性冠状动脉痉挛组(非典型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特点(危险因素、心电图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结果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和乙......

    作者:向定成;何建新;洪长江;邱健;马骏;龚志华;张金霞 刊期: 2006- 03

  • 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试验对入选的209例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方法进行采集和统计分析.入选患者随机分配为导管组和非导管组,导管组应用Swan-Ganz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分别在给药的0、15、30min和1、2、4、8、12、24h结束时测量记录治疗前后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动......

    作者:重组人脑利钠肽临床研究协作组 刊期: 2006- 03

  • 凝血酶及凝血因子Xa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植物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凝血酶及凝血因子Xa对新型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道夫受体,即植物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的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予凝血酶及凝血因子Xa刺激后,用鼠抗LOX-1单克隆抗体,对细胞裂解液和浓缩的培养基进行Westernblot分析,观察LOX-1表达的变化.结果在凝血酶2.0U/ml及凝血因子Xa50nmol/L时,可观察到细胞膜结合......

    作者:苏琳;苗懿德;孙立新;孙宁玲 刊期: 2006- 0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