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1.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患者68例,年龄14.0~51.0岁,平均(21.6±10.7)岁.其中膜周靠近隔瓣(膜周流入部)32例,30例合并膜部瘤;膜周靠近肺动脉瓣(膜周流出部)13例,膜部靠近室上嵴23例;经胸超声测量缺损直径3.3~14.0mm,平均(4.7±1.1)mm,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2)方法:......
作者:黄奕高;黄文晖;黄新胜;黄涛 刊期: 2006- 02
-
肌氨肽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肌氨肽苷与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牛青英;原巧灵 刊期: 2006- 02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住院治疗状况分析
ACC/AHA2004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指南[1]强调所有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得到及时再灌注治疗,在此基础上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BB)、ACEI等药物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我国指南[2]同样强调了这些治疗的必要性.本研究参照上述指南及以往调查结果[3,4],对我院STEMI患者早期住院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王林;黄体钢;李广平;张承宗;丛洪良;王伟;张梅;徐延敏;甄琴;刘红梅 刊期: 2006- 02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分数与术后肌钙蛋白T的关系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TIMI心肌灌注分数(TMP)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肌钙蛋白增高与心肌微灌注的关系,并观察TMP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侯爱洁;曾定尹;李占全;张明;国丽娜;高阳 刊期: 2006- 02
-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早期ST段下降幅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分析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成功后早期抬高ST段的下降幅度,评价ST段的早期恢复程度与介入术后血流恢复程度对患者心功能预测价值以及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连续120例首次急性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12h以内接受介入治疗,测量并比较介入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hST段抬高振幅总和(∑STE)的下降幅度,介入后血流的恢复情况.发病后2~4周......
作者:沈珠军;戴淑婷;阿丽娅·吐尔干;黄超联;张抒扬;曾勇;谢洪智;范中杰;刘震宇 刊期: 2006- 02
-
血糖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糖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预后和心肌灌注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08例,根据入院第一次随机血糖分为3组,1组......
作者:沈絮华;贾三庆;李宏伟 刊期: 2006- 02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评价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对置入支架后即刻和中远期的反应.方法20例冠心病患者,有22支血管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后进行OCT成像.同时获取23个支架OCT成像,在23个支架中有15个为支架术后4~35个月随访,其中7个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8个为金属裸支架,另外8个为支架置放后即刻成像.结果入选的2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OCT检查,并获取22支血管......
作者:陈步星;马凤云;罗维;谢文丽;赵希哲;孙淑红;王枫;郭旭梅;褚晓雯 刊期: 2006- 02
-
雷帕霉素与紫杉醇洗脱支架术治疗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与紫杉醇洗脱支架(TAXUS)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416例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剔除合并左主干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及合用普通支架者.随机分为两组:Cypher支架组210例,TAXUS支架组206例.比较两组支架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支架置入术前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
作者:韩雅玲;王效增;荆全民;王守力;马颖艳;栾波 刊期: 2006- 02
-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替代普通肝素(UF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2月共入选966例申请一次性行PCI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966例患者中终完成PCI治疗者455例[包括283例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者].未接受PCI治疗者511例.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LMWH组和静脉......
作者:陈纪林;陈珏;乔树宾;吴永健;戴军;袁晋青;秦学文;姚民;杨跃进;高润霖 刊期: 2006- 02
-
胺碘酮对大鼠肥厚心肌细胞急性电生理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胺碘酮对正常心肌与肥厚心肌细胞急性电生理作用的区别,探讨胺碘酮在病态心肌应用中的合理性.方法Sprague-Dawlay(SD)大鼠缩窄腹主动脉,建立左心室肥厚模型.应用膜片钳技术,选用不同浓度胺碘酮灌流正常心肌细胞和肥厚心肌细胞,观察内向电流:钠流(INa)、L-型钙流(ICa-L)和外向电流:延迟整流性钾流(Ik)、瞬间复极钾流(Ito)、内向整流性钾流(Ik1).以多非利特(dofe......
作者:周琳;蒋彬;李红霞;陈弹;程绪杰;蒋文平 刊期: 2006- 02
动态资讯
- 1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利弊探讨
- 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
- 3 中国人群心血管病流行现状--来自WHO-MONICA的新研究结果
- 4 胺碘酮对乳鼠心室肌细胞起搏电流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5 巨大冠状动脉扩张一例
- 6 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7 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相关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 8 健康小屋在健康促进中的功能和意义
- 9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瓣四叶畸形一例
- 10 活化T细胞核因子非编码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 11 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的参考意见
- 12 葡萄籽原花青素预防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 13 便携式血凝仪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
- 14 他汀类药物治疗中新发糖尿病风险与获益的评价
- 15 世纪之交的心血管病学分会
- 16 改善微环境是提高干细胞移植疗效的重要途径
- 17 二氧化碳斜率与心力衰竭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的相关性研究
- 1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尽早服用他汀类药物
- 19 凝血酶及凝血因子Xa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植物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实验研究
- 20 肺动脉瓣置换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