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血栓栓塞221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221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血栓栓塞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特点以及抗凝治疗现状.......
作者:木胡牙提;卢武红;马依彤;张源明;程祖亨;汤宝鹏 刊期: 2007- 07
-
64层CT与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定性和定量评估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照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评价64层CT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方法2005年7月至10月连续纳入12例拟行PCI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术前接受64层CT的冠状动脉成像,术中行三支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IVUS检查.结果共对31支血管(左前降支12支,回旋支10支,右冠状动脉9支),88个节段进行......
作者:叶红华;金田秀昭;齋藤滋;塩田方明;田中慎二;宮下裕介;高橋佐枝子;竹田善雄;堂前洋 刊期: 2007- 07
-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影响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VSD)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2002年8月至2006年2月用介入法治疗358例PVSD患者,男性161例,女性197例,年龄3~54(10.9±8.1)岁,体重12~90(32.8±17.2)kg.左室造影测量PVSD左室面直径2~18(6.5±3.1)mm,右室面直径2~12(4.2±2.3)mm;195例合并膜部膨出瘤.358例均具备介入治疗......
作者:朱鲜阳;刘玉昊;侯传举;韩秀敏;盛晓棠;张端珍;崔春生;王琦光;邓东安;张玉威 刊期: 2007- 07
-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
目的检测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入选102例使用华法林的汉族人,用限制性酶切的方法检测其C1173T位点多态性,其他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获得.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差别,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华法林抗凝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患者的C1173T位点基因型分别为TT基因型83个(81.4%)、CT......
作者:蒋年新;宋杰;徐标 刊期: 2007- 07
-
T波峰-末间期与Brugada综合征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评价普通体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Tp-e)作为Brugada综合征(BrS)一种新的危险分层指标.方法将23例男性BrS患者与20例男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的体表心电图Tp-e值进行比较.结果Tp-e平均值,BrS组为(109.57±22.86)ms,PSVT组为(88.50±13.08)m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S组中16例患者......
作者:王劲风;单其俊;杨兵;陈明龙;邹建刚;陈椿;徐东杰;曹克将 刊期: 2007- 07
-
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运动致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运动致ST段抬高在非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有4601例患者接受了运动平板试验,其中有15例非心肌梗死患者出现ST段抬高,对这1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例(3.2‰)运动致ST段抬高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40~75岁.单支病变者6例(40%),2支病变者6例(40%),3支病变者3例(20%);12例(......
作者:颜彦;李高平;李景霞;景怀根;钱菊英;朱文青;葛均波;林佑善;诸骏仁 刊期: 2007- 07
-
起源于左右心室流出道心动过速和早搏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早搏(室早)的临床效果、心电图及电生理特征.方法58例患者中室速10例,室早48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43例,左室流出道(LVOT)15例,其中起源于主动脉瓣上Valsalva左冠窦(LSV)12例.5例RVOT室速是在非接触标测系统Ensite3000指导下进行消融的.结果(1)58例患者中55例成功,3例失......
作者:吴晓羽;李为民;谭震;梁兆光;谷宏越;王召军;曲秀芬;刘少稳 刊期: 2007- 07
-
11例急性单纯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及梗死相关动脉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单纯后壁心肌梗死(不包括同时合并下壁及右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总结自2001年至2006年门、急诊收治的急性单纯后壁心肌梗死患者11例,随访心电图特点,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梗死相关动脉.结果11例患者除了V7~V9导联ST段有典型的弓背向上抬高1.0~2.0mm外,9例(81.8%)V1~V2导联R/S≥1,5例(45.5%)V1~V4导联ST段压低1.0~2.0......
作者:储光;张国兵;温沁竹;孙宝贵 刊期: 2007- 07
-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表达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干预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表达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干预的影响及可能的信号传导途径.方法选取接受开胸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7例,手术中取右心耳处心房肌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心房肌ACE2和ACEmRNA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ACE、ACE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作者:胡晓晟;谢旭东;王兴祥;曾春来;倪一鸣;余国伟;陈君柱 刊期: 2007- 07
-
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C-129T和修饰亚基G-23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C-129T多态性和修饰亚基(GCLM)G-23T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检测212例冠心病与218例对照的GCLCC-129T和GCLMG-23T基因型分布及差异.结果冠心病组中GCLC-129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CLC-129T的冠心病发病风险是-129C的2.3......
作者:左洪鹏;徐文俊;罗明;朱忠政;朱冠山 刊期: 2007- 07
动态资讯
- 1 心肌肥厚的PTEN负性调控与卡托普利干预
- 2 硫化氢对柯萨奇病毒B3心肌炎小鼠血红素加氧酶-1/一氧化碳通路的影响
- 3 经桡动脉途径行择期冠脉支架302例的临床研究
- 4 超声辐照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5 全国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脑卒中防治论坛会议简介
- 6 全国150家实验室心肌损伤标志物参考区间来源及决定限的分布
- 7 急性肺栓塞的溶栓和介入治疗
- 8 代谢性危险因素及生活方式对北京社区居民新发高血压的影响
- 9 2006至2012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患者诊疗状况的变化
- 10 多巴酚丁胺、潘生丁心电图负荷试验联合应用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研究
- 11 肥胖和高血压与左心房增大关联度的比较研究
- 12 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50%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预后
- 13 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严重度评估的应用研究
- 14 急性心肌梗死时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比较
- 15 体外反搏致微血管形成是对心肌梗死犬心脏保护的一种可能机制
- 16 冠状动脉CT影像转入磁导航系统指导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 17 心肌梗死大鼠微小RNA-30a表达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
- 18 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 19 我国心血管病流行趋势的新特点
- 20 药物洗脱支架对完全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预后影响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