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第12期文章
  •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和心脏的效应

    长期以来,对高血压治疗的目标一直着眼于血压降低本身,但单纯降压治疗和血压降低本身并不伴随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到预期值水平.非血压机制,如大动脉功能损害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预后的因素.血压降低能否完全逆转心脏和血管肥厚不仅与血压值降低有关,可能还与应用降压药物的种类有关.我们应用超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自动测量系统,研究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高血压患......

    作者:王宏宇;张维忠;龚兰生;胡大一 刊期: 2001- 12

  • 低血钾患者心室复极时间与复极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关于低血钾心室复极时间的确定(QT间期还是QU间期),国内外尚未统一认识.低血钾的复极离散度少有报道.本文旨在通过一组典型的低血钾患者的心电图,测量心室复极时间及复极离散度,了解低血钾对心室复极时间影响.......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01- 12

  • QT离散度对运动试验阴性的男性患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的意义至今尚争议未决,有学者指出,QTd并不代表心电图导联间心复极的不均匀性,而与T环向量的改变有关。本研究采用运动试验过程中同步12导记录心电图测量QTd,探讨对地运动中未出现明显ST段压低的患者,QTd的增加是否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有效的辅助指标。......

    作者:巩燕;王焱;彭伊;张向阳;杨坤河;华泽惠 刊期: 2001- 12

  • 吲哒帕胺与福辛普利联用治疗高血压病逆转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9年以来用吲哒帕胺与福辛普利联用治疗4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立学;王津文;袁佩芬 刊期: 2001- 12

  • TIMI计帧法测定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及储备功能

    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是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评价心肌灌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简单、方便的TIMI计帧法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静息冠状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测量,并进一步进行CFR的测定,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柏松;齐国先;邓学科;张月兰;贾大林;彭永文;曾定尹 刊期: 2001- 12

  • 两种不同形态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胸前导联可出现两种不同形态的ST段抬高,即凹面向上和凸面向上,我们探讨其临床意义.一、资料与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初发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0例,年龄(63±7)岁,男31例,女9例,于发病3~10h入院,平均(6.0±1.6)h.入院心电图无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的表现.按入院时心电图V3导联ST段升高的形态,将患者分为两组:凹面向上组(A组)22例;凸面向上组(B组)18例.观......

    作者:王欣;李玉光;杨学萍;王伟;王东明;张元春 刊期: 2001- 12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三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之间存在差异

    文献报道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正常而有冠脉微血管病基础者的冠脉血流储备(coronaryflowreserve,CFR)降低,但三支冠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的CFR在降低程度上是否存在差异,尚少见报道.现将我们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方法冠脉及左室造影完全正常而临床表现有胸闷或胸痛的患者45例,分为两组:A组共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37~78(平均58±9.9)岁.其中包括高血压11例,......

    作者:魏盟;马士新;王齐冰;严卫;钱菊英;潘翠珍;黄国倩;沈学东;蔡乃绳;陈灏珠 刊期: 2001- 12

  •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疗效临床对比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对于女性AMI患者的近期疗效,国内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对女性AMI患者近期疗效.一、资料与方法......

    作者:郑刚;王静;刘兆昶;张德明;张善春 刊期: 2001- 12

  • 膜片钳技术记录人重组生长激素对豚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人重组生长激素(hr-GH)具有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作用,同时对心脏和外周血管可产生有利结果,而有关hr-GH强心作用的电生理机制报道较少.本实验利用膜片钳技术对hr-GH强心作用的电生理机制进行初步研究.......

    作者:孟繁波;杨平;武毅;孙雯;张文杰;赵林阳;周方君;张木兰 刊期: 2001- 12

  • 超重和肥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年人群超重或肥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9例35~55岁经健康检查无心血管病和其他疾病者,应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其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并测定总体脂含量[体重指数、脂肪百分比(%)]、局部体脂含量(腰围、臀围)和体脂分布[腰围臀围比值(腰臀比)].结果超重或肥胖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超重或肥胖者血流介导的血管扩......

    作者:朱旅云;王任平;刘坤申;张庆云 刊期: 200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