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价研究
本研究对我院10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支架术前后,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测评,探讨SF-36量表的临床应用.......
作者:蒋一鸣;俎德玲;程科云;诸葛毅;屠晓鸣;金奇志;杨庆业;高珍艳;陈雪花 刊期: 2008- 02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和血管成形术2189例分析
随着经桡动脉介入器械的发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TRCAG)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TRCAP)逐渐增多.同时,由于TRCAG和TRCAP对血管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能够即刻下床活动而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
作者:韩立宪;颜利求;曹绪芬;袁琛;王刚;赵荣诚;韩佳 刊期: 2008- 02
-
138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的远期疗效观察
自1984年Inoue等首次报告应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以来,PBMV为二尖瓣狭窄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并逐渐取代外科闭式二尖瓣分离术.但其远期疗效尚有待探讨,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作者:肖永祺;黎燕清;樊志勇;李伟科 刊期: 2008- 02
-
肾功能对脑利钠肽临床应用的影响
脑利钠肽也称B型利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是由心室肌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利钠肽激素.近年来,对于测定循环中BNP浓度协助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的诊断、筛检、疗效评估和预后等研究众多,目前已经达成比较一致的认识.......
作者:黄淑田;杨卓璇 刊期: 2008- 02
-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 C9以及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抗凝疗效的影响
目的研究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2C9)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VKORC1)基因型与华法林剂量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使用华法林的患者共191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CYP2C9以及VKORC1基因型.结果VKORC1(-1639G>A)基因型检测有159例患者为突变......
作者:杨剑;缪丽燕;黄晨蓉;沈振亚;蒋文平 刊期: 2008- 02
-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75例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
目的总结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适应证的选择、临床疗效以及探讨并发症的防治原则.方法2002年12月至2007年6月采用TALENT带膜支架施行EVAR治疗75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男6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4±12.6(29~83)岁.1例29岁女性病因考虑为埃-当综合征,2例年青男性分别继发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外伤车祸.全部患者均经螺......
作者:罗建方;刘媛;黄文晖;范瑞新;马少鸿;黄克力;黄美萍;苏少辉;谢年谨 刊期: 2008- 02
-
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与十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以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选取1996-1997年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1926例,共随访10年.MS采取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推荐的标准进行诊断.按照是否诊断为MS分为非MS组(组1)和Ms组(组2).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生存分析以及组别之间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的比较.结......
作者:金萌萌;潘长玉;田慧;刘敏;苏海燕 刊期: 2008- 02
-
波生坦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初步疗效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导致右心室衰竭和死亡.PAH可以单独发生(特发性PAH),也可以继发于先天性心脏病和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硬化).PAH是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严重PAH的一般中位生存时间在2.8年左右.应用钙拮抗剂只对少数患者有效.......
作者:孙寅光;杨震坤;施若非;郑捷;赵勤华;陆国平;沈卫峰 刊期: 2008- 02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原发性高血压代谢异常的比较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代谢异常.方法入选已确诊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220例(男117例,女103例)与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病程相匹配的同期住院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00例(男104例,女96例).记录入选者一般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在两组间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两组代谢异常特点比较.结果(1)原醛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显著高于同期住院EH组(47.3%对31.5%,P=0.009).(......
作者:龚艳春;郭瑞敏;陈绍行;初少莉;郭冀珍;朱鼎良 刊期: 2008- 02
-
再灌注损伤抢救激酶对小鼠缺血后适应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减轻作用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IPC)对离体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再灌注损伤抢救激酶在IPC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Langendofff小鼠心肌I/R模型,全心缺血30min后分为6组[(1)对照组,(2)3次IPC组(采取缺血10s及再灌注10s的3次IPC周期),(3)6次IPC组(采取缺血10s及再灌注10s的6次IPC周期),(4)延迟IPC组(恢复再灌注1mi......
作者:张健发;马依彤;杨毅宁;高晓明;刘芬;陈邦党;李晓梅;向阳 刊期: 2008- 02
动态资讯
- 1 外科手术治疗房室结囊性肿瘤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 2 心血管介入医师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处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3 西洛他唑通过Rb-p53-p21通路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增殖
- 4 缺血对兔左右心房肌钠电流影响的相关研究
-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仍需加强
- 6 蛋白芯片法联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中细胞因子的意义
- 7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在小鼠心肌梗死后炎症中的保护作用
- 8 心脏海绵状血管瘤伴大量心包积液一例
- 9 幼鼠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 从钙离子调控改变探讨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逆转甲状腺素促心肌肥厚的机制
- 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现状
- 12 室间隔缺损合并畸形的介入治疗评价
- 13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介入术后即刻结果对长期疗效的影响
- 14 三基因突变小鼠血脂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特征
- 15 心大静脉远端不同部位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 16 多巴酚丁胺对大鼠心室肌细胞Na+/Ca2+交换的影响及其受体机制
- 17 经外科途径球囊成形术治疗低体质量重度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婴儿
- 18 右下肺脓肿诱发房性心律失常一例
- 19 急性心肌梗死时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比较
- 20 强化门诊随访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依从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