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年第12期文章
  • 血管内超声、64层螺旋CT及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价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rvos)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低、中及高危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评价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64层螺旋CT(MDCT)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IVUS、MDCT和QCA分析61例UAP患者(低危组17例,中危组33例,高危组11例)71支病变血管.分析比较3组患者斑块的形态学特点.根据IVUS斑块回声的强度,将斑块分为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计算小......

    作者:金泽宁;吕树铮;陈韵岱;苑飞;宋现涛;吴小凡;张丽洁;任芳;葛长江;汪国忠;胥学伟 刊期: 2009- 12

  • 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远期预后

    目的评价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CTO)病变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远期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于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期间连续入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置入DES的糖尿病合并CTO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再次靶病变血管重建.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结果143例患者中,139例完......

    作者:裴汉军;吴永健;杨跃进;陈纪林;乔树宾;徐波;李建军;陈珏;宋光远;赵振艳;王喜梅;高润霖 刊期: 2009- 12

  • 动态心电图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Hoher)预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老年科就诊经多导睡眠分析仪(PSG)检查确诊为OSAHS患者76例,并于1个月内行Hoher检查.其中,28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20诊断为轻度OSAHS,48例AHI>20诊断为中、重度OSAHS.根据Hoher心率变异性分析对13项睡眠窒息危险指标进行......

    作者:焦红梅;刘梅林;张志刚;冯雪茹;陈岩;李雪迎 刊期: 2009- 12

  • 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远期随访研究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远期的成功率、抗凝或抗栓治疗和栓塞事件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情况.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连续住院的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并行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在环状标测电极(Lasso)引导下进行肺静脉节段性电隔离.术后通过24h的Holter、体表心电图、话和书信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房颤复发、抗凝或抗栓治疗和栓塞事件、抗心律失常......

    作者:林玉壁;夏云龙;高连君;褚振亮;丛培鑫;常栋;尹晓盟;张树龙;杨东辉;杨延宗 刊期: 2009- 12

  • 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对无复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时兔心肌组织和血浆中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1)水平的变化,研究外源性TFPI-1对无复流严重程度的影响,探讨TF激活的外源性凝血系统及TFPI-1抑制途径在无复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回旋支120min,再灌注60min)、缺血再灌注TFPI-1组(TFPI-1组,再灌注时rTFP......

    作者:骆景光;陈韵岱;田峰;王长华;吕媛;杨秀秀;吕树铮 刊期: 2009- 12

  • 多器官功能衰竭所致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研究

    动物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模型研究表明,心衰常常伴发交感神经张力异常介导的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其细胞电生理基础为动作电位时程(APD)延长、I_(to)、I_(kr)、I_(ks)和I_(Kl)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多为延迟后除极所致的触发激动~([1-2]).......

    作者:冯艳;宋建国;李莉;孙娟;杨斌;侯月梅 刊期: 2009- 12

  • 肝脏X受体调控小鼠心肌细胞肥大性生长

    目的研究肝脏X受体(LXR)在肥厚心肌中表达的变化及其对心肌细胞肥大性生长的影响.方法8周龄的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2组,即手术组和假手术组.两组小鼠分别接受主动脉缩窄术或假手术,术后2周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如心脏重/体重、心肌组织病理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同时进行乳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用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性生长,并与LXR激动剂T0901317共孵育,通过检测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率......

    作者:殷然;王梦洪;魏云峰;李玉泉;董吁钢 刊期: 2009- 12

  • 压力超负荷致心力衰竭大鼠解耦联蛋白2表达及心肌能量变化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致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线粒体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protein2,UCP2)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腹主动脉缩窄组(H20w组)、假手术组(SH20w组)和正常对照组(N组)3组,每组15只,H20w组行腹主动脉缩窄术.术后20周,行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观察大鼠血液动力学参数,高压液相色谱法测量心肌组织腺苷酸含量,密度梯度法提取大鼠心肌线粒体,......

    作者:李楠;王江;高峰;李爱民;宋熔;田颖;祝善俊 刊期: 2009- 12

  • POEMS综合征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一例

    患者男性,59岁,2007年6月开始出现双下肢乏力,活动后明显,伴纳差,体重下降.2008年6月开始出现双下肢浮肿,晨轻暮重,伴腹泻;乏力、纳差加重、体重减轻明显.到某医院就诊检查心脏超声提示:重度肺动脉高压伴重度三尖瓣反流,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少量心包积液.......

    作者:黄明远;许国娟;黄隐青;张素勤;吴连拼;唐疾飞 刊期: 2009- 12

  • 核纤层蛋白基因与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以无特定原因的心腔[左心室和(或)右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5-10)/10万.K(a)rkk(a)inen等~([1])报道至少25%~30%的DCM患者与家族(遗传性)因素有关.已发现30个基因的突变与DCM发病有关,其中核纤层蛋白基因(LMNA)是DCM的重要致病基因之一.......

    作者:孙莉萍;浦介麟 刊期: 2009- 1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