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磁共振电影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轴向及纵向收缩功能
目的利用3.0T心脏磁共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轴向和纵向收缩功能.方法应用二维快速平衡稳态采集快速成像技术对1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组)及20例健康成年人(正常组)行磁共振电影检查,获得2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纵向缩短率(LS)及左心室3个标准层面的轴向缩短率(FS),评价HCM患者左心室的轴向及纵向收缩功能.结果HCM组患者均为非对称性左心室肥厚.HCM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作者:穆莉莎;李文玲;朱力;田兴仓;孙凯;郭玉林;蒲艳军 刊期: 2014- 08
-
磁共振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疗效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连续入选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经皮穿刺腔内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患者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在术前均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术后半年检查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G)<30mmHg(1mmHg=0.133kPa)为治疗有效.分析磁共振参数与PTSMA疗效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作者:杜惠;陆敏杰;尹刚;殷小荣;江勇;王剑鹏;陈秀玉;宋雷;黄静涵 刊期: 2014- 08
-
选择性预激动β1肾上腺素受体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选择性预激动β1肾上腺素受体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低剂量多巴酚丁胺(5μg·kg-1·min-1)预处理组(低剂量多巴酚丁胺组)、高剂量多巴酚丁胺(10μg·kg-1·min-1)预处理组(高剂量多巴酚丁胺组)、LY294002[0.......
作者:王继春;胡笑容;谢菁;周晓亚;江洪 刊期: 2014- 08
-
蛇葡萄素抑制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抑制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在体实验,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采用抓阄法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蛇葡萄素低剂量(1mg/kg)组、蛇葡萄素中剂量(3mg/kg)组和蛇葡萄素高剂量(10mg/kg)组4组.预处理后运用泵注乌头碱的方法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蛇葡萄素对乌头碱诱导的大鼠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离体实验,使用酶解法急性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并应用膜片钳......
作者:王玉华;付丽佳;王丽红;徐莲琴;杨宝峰 刊期: 2014- 08
-
白藜芦醇通过PI3K/Akt/SVV信号通路改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SVV)在白藜芦醇抗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CMEC)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完全随机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白藜芦醇组(白藜芦醇组)、缺血再灌注+白藜芦醇+LY294002组(LY294002组).采用M......
作者:左惠荣;廖东初;林龙;张荣庆;李秀娟 刊期: 2014- 08
-
多发性肌炎心肌受累一例
患者男,26岁,既往体健,因“咳嗽咳痰伴乏力心悸半月”于2013年4月17日入我院心内科.患者半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咳白色黏痰,伴咽痛、乏力、心悸,活动后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治,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16次/min,心肌酶谱示乳酸脱氢酶1728U/L、肌酸激酶19655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65U/L,血常规示白细胞10.3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3.8......
作者:张诗吟;罗玉寅;孙启银 刊期: 2014- 08
-
以反复心包填塞为表现的心脏肿瘤一例
患者男,54岁,因“发作性晕厥1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闷,继之短暂晕厥伴大汗淋漓、气促于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发现大量心包积液,予心包置管,共引流出血性心包积液400ml后好转.此次入院前2h患者爬楼时再次晕厥,醒后有气促,患者否认外伤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1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55/30mmHg(1mmHg=0.133kPa),结膜无苍白,口唇......
作者:顾红梅;盛红专;瞿铃谦;尤庆生;吴翔 刊期: 2014- 08
-
运动后即刻窦性静止一例
患者男,36岁,因“反复头晕、胸闷8年,运动后晕厥1次”入院.既往无吸烟、特殊用药史,偶尔少量饮酒,无癫痫及猝死家族史.患者近8年来多于活动时出现头晕、胸闷.2013年6月23日患者打篮球时感胸闷、头晕,停止运动后片刻出现晕厥,意识丧失约30s后自行恢复,醒后有恶心、头晕等不适.入院体检:体温36.3℃,脉搏4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80mmHg(1mmHg=0.133kPa......
作者:刘娜娜;楚建民;浦介麟;王靖;侯翠红;张澍 刊期: 2014- 08
-
穿戴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临床应用
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后严重的并发症[1].尽管紧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及理想药物治疗等循证治疗策略显著降低了住院期间总体死亡率,但心梗早期SCD发生率仍然很高,尤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患者心梗后30d内高[2].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ed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能有效降低SCD......
作者:黄雷;李彤;刘迎午 刊期: 2014- 08
-
早期绝经与女性冠心病研究进展
冠心病是女性健康的大威胁.根据WHO的报告,女性心脏疾病与卒中的总死亡人数是女性各种癌症导致的总死亡人数的2倍.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女性冠心病发病率虽然低于男性,但上升趋势明显,且女性的危险因素上升趋势明显.自20个世纪70年代开始,女性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大量涌现.除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外,与男性不同,与女性生殖相关的因素(如产前子痫、多囊卵巢综合征、雌激素水平等)被发现与冠心病风险相关.......
作者:张琳琳;周玉杰;柴萌;梁静;杨丽霞 刊期: 2014- 08
动态资讯
- 1 “PCI时代”的心肌保护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能成为新靶点吗?
- 2 盐敏感性高血压病患者静脉盐水负荷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受抑状态与左室重量关系
- 3 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 4 姐妹同患牙痛为主要症状的变异型心绞痛
- 5 实施路线图实现“25×25”目标
- 6 双Amplatzer封堵器封堵多发房间隔缺损一例
- 7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
- 8 老年人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 9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继发房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和对策
- 10 远端保护装置下颈动脉支架术预防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 11 心脏再生的干细胞研究进展
- 12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治疗方式的调查
- 13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高血压病的相关研究
- 14 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 15 TIMP-1基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16 经心导管关闭膜部或肌部室间隔缺损的早晚期疗效观察
- 17 血管紧张素II和缬沙坦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
- 18 同期行冠状动脉瘘封堵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术一例
- 19 肺静脉异常电活动引起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电生理特点和消融治疗
- 20 移动医疗与智慧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