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第6期文章
  • 心向量图横面T环顺钟向运行80例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一直以来,心向量图(VCG)横面T环顺钟向运行(顺转)被视为心肌缺血的表现,并以此作为冠心病VCG诊断标准之一.本研究对VCG横面T环顺转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随意从我院门诊就诊者及住院患者中,选择50岁以下经VCG检查为横面T环顺转者80例作为观察组,男26例,女54例,年龄22~46(平均34.6)岁.其中39例临床有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症状,屡次体检仅心电图......

    作者:周英;王亚真;唐发宽;蒋玲丽;林先和;邓传富 刊期: 2001- 06

  • 正常成人区域性QT离散度及临床意义探讨

    本研究按心肌梗死(MI)的定位诊断将12导联心电图划分为数个区域,把各区域中大、小QT间期的差值,称为区域性QT离散度(QTrd),探讨QTrd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资料为2年来自愿体检合格的正常成人,常规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12导联QT间期,统计其QT离散度(QTd);将12导联心电图分为I、aVL,Ⅱ、Ⅲ、aVF,VI-3,V2-4,V5、6共5个区域;统计各区域的QTrd.按不......

    作者:吴平彬;林建华;蔡文阳;林婵兰;胡义民 刊期: 2001- 06

  • 经导管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六例疗效分析

    我们在1999年9月~2000年3月间对6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进行了经导管化学消融异常肥厚的心室间隔,手术即时疗效满意,初步应用表明,导管化学消融可有效解除流出道梗阻,对运动引起的晕厥和胸痛等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

    作者:陶谦民;陈君柱;张芙荣;朱建华;郑良荣;邱原刚 刊期: 2001- 06

  • 97例高原肺水肿心电图分析

    1994~1999年,我院在海拔3500m高原收治高原肺水肿97例.现将97例高原肺水肿心电图进行分析、探讨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均为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在2~7d内发病的患者,其中男性91例,女性6例,年龄18~45岁,平均27.5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诊断,确诊为高原肺水肿.心电图检测应用日本单导心电图机,于患者人院后1h内进行床旁急诊心电图检测,常规记录12导......

    作者:王雅西;施学莉;魏凤兰;王西涛 刊期: 2001- 06

  • 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术后环磷腺苷葡甲胺干预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术(RFCA)后环磷腺苷葡甲胺(商品名:心先安)干预治疗对心脏形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40例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RFCA后分为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两组分别静脉点滴心先安和灯盏花素注射液28d,然后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心胸比率、心脏实测与预测面积比值、心脏形态和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15%......

    作者:田福利;袁方;张馥;孟庆才;安东记;郭继鸿;刘艳明;永福;杨小琴 刊期: 2001- 06

  • 美托洛尔和培哚普利对心肌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失衡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培哚普利后的自主神经失衡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病情、年龄等相匹配的AMI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n=66)、培哚普利组(n=71)及对照组(n=69).测定三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及随访期的24h心率变异性(HRV)、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性心律失常(室早>1O/h),对比其随访结果.结果(1)服药组的HRV观察指标高于对照组[美托洛尔......

    作者:曲秀芬;刘丽晓;王晓峰;刘莹;纪树彦;郭晖;苏亚芬;朴晶燕;张树生;黄永麟 刊期: 2001- 06

  • 高血压病患者脂餐后甘油三酯代谢变化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脂餐后甘油三酯(TG)变化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38例EH患者和20例健康人禁食10~12h后,采用高分辨率彩色血管超声、以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反映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随后进行标准脂肪负荷试验,以TG8h曲线下面积(TG-AUC)和TG峰反应(TGPR)作为标准脂肪负荷后TG反应水平的指标.结果(1)EH组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

    作者:柴大军;林金秀;吴可贵;陈玲;康晴;黄端;曾开淇 刊期: 2001- 06

  • 心肌球蛋白重链基因Arg719G1n突变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

    目的调查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基因突变情况,评估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特点与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对5个独立的肥厚型心肌病家系进行βMI-IC基因突变扫描,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β-MHC基因3~27及40号外显子,通过单链构像多态性及测序检测突变,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其他家系成员.结果发现一家系先证者第19号外显子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单链构象多态性异常,测序分析......

    作者:宋雷;黄晓红;惠汝太;高金华;郑维越;滕思勇;张芊;卢昊;周宪梁;叶珏;李予昕;刘延玲;马爱群;李朝晖 刊期: 2001- 06

  • 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

    目的研究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有症状就诊的房颤患者61例,近房颤持续发作在48h之内,既往无心力衰竭表现,本次发作不伴急性心肌缺血和其他急性心外病症,临床排除心脏瓣膜病、预激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甲状腺机能亢进.随机分为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组和静脉毛花甙C组.普罗帕酮组顿服负荷量普罗帕酮450mg(2例体重过轻者给以300mg).毛花甙C......

    作者:张家利;张虹;张萍;赵兴山;高秉新 刊期: 2001- 06

  • 氯沙坦、依那普利及其合用防治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塑作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氯沙坦、依那普利及其合用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室重塑的防治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经冠状动脉结扎致AMI,术后48h存活的83只随机分成:(1)AMI对照组,(2)氯沙坦(3mg@kg-1@d-1)组,(3)依那普利(1mg@kg-1@d-1)组,(4)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合用(3mg@kg-1@d-1和1mg@kg-1@d-1)组;另设:(5)假手术组和(6)正常组作对照.在给药治疗4......

    作者:杨跃进;张沛;阮英茆;宋来凤;徐新林;李永利;周燕文;田毅;陈纪林;陈在嘉;徐义枢 刊期: 200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