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第6期文章
  • 补体耗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明确耗竭补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12只小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眼镜蛇毒因子(CVF)组,CVF组在结扎冠状动脉前6h按20U/kg注射CVF以耗竭补体.开胸结扎小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0min,然后松扎5h.测定血流动力学、梗死面积、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等指标,并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1)血流动力学:两组左室内压上升大速度(+ap/dtmax)在心肌缺血期间均有明显下降,再......

    作者:张磊;马虹;黄守坚;孙家钧 刊期: 2001- 06

  • 17β-雌二醇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的抗心肌肥厚效应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是否可抵抗大鼠主动脉缩窄诱导的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方法100只雄性和卵巢切除后的雌性Spras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以下几组:(1)假手术对照组;(2)主动脉缩窄+安慰剂组;(3)主动脉缩窄+17β-雌二醇组(17β-雌二醇10mg缓释剂,主动脉缩窄前48h置入颈部皮下).血流动力学和左心室重量,左心室壁厚度测量.Northernblot测定左心室组织β-肌球蛋白重链(......

    作者:高连如;朱伯卿;孙一平;Kanu Chatterjee;Krishnankutty Sudhir 刊期: 2001- 06

  • 右位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一例

    我院成功地为l例右位心、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ICA)治疗,现报道如下.1.病史资料:患者男性,7l岁,反复胸痛17年,持续胸痛lOh入院.既往史:50年前发现右位心、内脏转位.查体:血压114/74mmHg(1mmHg=0.133kPa),心浊音区位于右胸侧,心率52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示右位心(图1),将左右手导联互换,左右脚导联互换,V1、V2导联......

    作者:陈宏;李蕙君;关汝明;李占全 刊期: 2001- 06

  • 噻氯匹定致急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一例

    患者男性,64岁,反复胸闷、呼吸困难1年,于1997年10月13日入院.1年来于劳累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头昏、乏力,持续半小时许,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可缓解.既往无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史,无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史.查体:体温36.8℃,脉搏7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16/74mmHg(1mmHg=O.133kPa).全身皮肤黏膜无黄疸,心、肺(-),腹软,肝、脾(-).心电图......

    作者:叶青;周珈莉;周兰清 刊期: 2001- 06

  • 多发性肌炎伴心肌炎、冠脉炎一例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少见、难治、预后较差的结缔组织疾病.其病程短,病死率高,常累及呼吸、消化及心脏[1].临床上因伴有血清酶学的显著增高常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或因全身症状严重、掩盖心脏局部症状而漏诊心脏病变.本病例在临床上排除了急性心肌梗死,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多发性肌炎,治疗无效死亡,后经心脏尸检发现,除有明显的心肌间质性炎症外,冠状动脉内有血栓形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平;谢益坚;孟繁波;倪劲松;张杰;云庆军 刊期: 2001- 06

  • 心房颤动的血栓前状态

    心房颤动(房颤)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由此而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是房颤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Framingham研究显示: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房颤组比非房颤组的脑卒中危险增加17.6倍;而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房颤组比非房颤组的脑卒中危险增加5.6倍[1].......

    作者:王华;杨杰孚 刊期: 2001- 06

  • 高脂血症患者膳食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患者膳食干预的效果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大学87例血清总胆固醇水平>5.72mmol/L的教职工,按照中的高脂血症膳食控制方案进行膳食干预,并随访6个月左右,每个调查对象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连续3d的膳食记录和血脂水平的检测.结果(1)与干预前比较,样本人群干预后肉类、植物油、蛋类以及食盐等食物的人均摄入量明显减少(P......

    作者:王文化;赵冬;刘飒;曾哲淳;周美然;刘军;秦兰萍;吴兆苏 刊期: 2001- 06

  • 中国健康人群正常心率范围的调查

    目的调查中国健康人群心率的分布及其性别、年龄差异,评估传统的正常心率标准.方法采集5360例(男3614例,女1746例)健康人心电图,并按性别分为5个年龄组,计算各年龄组心率的中位数、上限和下限值.结果男性心率中位数为67~68次/min,随年龄波动很小;女性心率的中位数为67~73次/min,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年轻女性心率的中位数、上限和下限值均比同年龄组男性快5`6次/min,性别差异随......

    作者:吴杰;陆再英;徐春芳;Jan A.Kors;Peter R.Rijnbeek;Jan H.van Bemmel 刊期: 2001- 06

  • 正确评价和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多.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已是心血管专科医师和内科医师每天诊疗工作遇到必须处理的问题.近年来,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不少进展,主要在非药物治疗方面,包括除颤、起搏、消融、手术等.非药物治疗可以解决一部分心律失常的治疗,但是大部分心律失常还需用药物治疗.应该承认,近20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品种发展甚少,不少新品种由于安全性的原因......

    作者:诸骏仁 刊期: 2001- 06

  • 心血管危险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概念近半个世纪以来,大规模前瞻性临床试验已经表明,通过改善生活行为和药物治疗干预能降低心脑血管病(CVD)发生率与死亡率,例如降压治疗、调脂治疗或抗血小板治疗.现代心血管病预防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如何确定那些非常可能发生CVD的个体,从而对这些个体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

    作者:张维忠 刊期: 200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