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第7期文章
  • 导管室启动模式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据院前心电图和电话通知的导管室启动模式能否缩短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并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导管室启动模式,即是否有院前心电图及院前电话,将患者分为3组:A组(无院前心电图)、B组(有院前心电图)和C组(根据院前心电图进行院前电话通知).主要分析指标为进门......

    作者:程姝娟;颜红兵;胡大一;王健;赵汉军;李庆祥;李世英;郑斌;宋莉;迟云鹏;吴铮 刊期: 2010- 07

  • 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NFATC1基因突变筛查

    目的探讨激活T细胞核因子1(NFATC1)基因在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DNA测序技术,在56个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核心家系126例成员以及33例非先天性心脏病对照者中检测NFATC1基因IPT-NFAT区域的突变情况.结果PCR扩增发现有58%(37/64)的患者以及74%(46/62)的患者一级亲属出现了2条电泳带,经测序证实2条带均为外显子7的......

    作者:韩增强;陈彧;汤楚中;高文根;解基严;胡大一 刊期: 2010- 07

  • 中国内地2008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调查注册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中国内地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发展情况和地区间差异.方法通过发放注册登记表的方法,收集2008年中国内地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能够独立开展PCI医院的相关信息.结果(1)200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尚未开展PCI手术)共完成182312例PCI手术,较2007年增加26.02%.全国平均每万人中有1.39人次接受了PCI手术.(2)2008年中国内地......

    作者:苑飞;宋现涛;吕树铮 刊期: 2010- 07

  • 多层螺旋CT冠状静脉成像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DCT)重建冠状静脉系统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行CRT的心力衰竭患者,男性10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1.6±9.7)岁.分别在CRT术前应用MDCT重建冠状静脉系统,术中行冠状静脉逆行造影.对比两种方法显示冠状静脉系统的效果.结果15例(71%)患者MDCT获得与CRT术中冠状静脉逆行造影相似的影像.21例(100%)患者行MDCT均能清晰显......

    作者:华伟;丁立钢;张澍;陈柯萍;王靖;王方正 刊期: 2010- 07

  • 冠状动脉成像与核素心肌显像评价功能相关性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研究

    目的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为参考标准,采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评价功能相关性冠状动脉病变(FRCAL)的准确性.方法59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DSCTCA、99Tcm-甲氧异丁基异腈(MIBI)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CCA)检查,将DSCTCA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定义为狭窄,并与MPI表现进行对比分析,DSCTCA评价以C......

    作者:彭泽华;黄际远;蒲红;白林;陈加源;李刚;黄劲 刊期: 2010- 07

  • 心力衰竭再同步治疗中小切口心外膜左心室电极置入的补救技术

    目的探讨小切口心外膜左心室电极置入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方法6例心力衰竭患者拟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冠状窦途径失败后采用小切口心外膜置入左心室电极,同时经静脉置入右心房、右心室电极.术后随访1年,评价心功能和左心室电极参数.结果经小切口心外膜途径,所有患者均成功将左心室电极置入到理想部位.无术中并发症,无住院期间死亡,无膈肌刺激征.术中,左心室起搏阈值为(1.2±0.5)V;术后12个月,左心室起搏阈......

    作者:王云龙;任学军;李温斌;谢进生;姜腾勇;韩智红;陈方;郭继鸿 刊期: 2010- 07

  • 血浆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Iipeprotein(a),Lp(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因胸痛人院的患者1011例,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13例(占60.6%),设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398例(占39.4%),设为对照组.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Lp(a)、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以酶法测甘油三酯(TG)、总......

    作者:王冠;李艳芳 刊期: 2010- 07

  • 人双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α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人双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HIF-1α-402-564)对与心肌细胞共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HIF-1α组(MSC+心肌细胞+Ad-HIF-1α)、LacZ组(MSC+心肌细胞+Ad-Lacz)、Sham组[MSC+心肌细胞+胎牛血清(PBS)]、MSC+HIF-1α组(MSC+Ad-HIF-1α),前三组中MSC与心......

    作者:薛娇洁;王业松;马虹;胡苑;程康林 刊期: 2010- 07

  • 福辛普利钠预处理结合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钠预处理结合缺血后适应(IPo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氧化应激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Spragn-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脏前降支下置线不结扎,n=15),I/R组(心脏前降支结扎30min,再灌注1h,n=15),IPoC组(心脏前降支结扎30min,予以3次10s的再灌注/缺血循环,再持续灌注1h,n=15),福辛普利钠+IPoC组(福......

    作者:张大武;张蕾;刘剑刚;王承龙;史大卓;陈可冀 刊期: 2010- 07

  • 快速右心房起搏致犬心房迷走神经重构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快速心房起搏犬的神经相关因子的研究,观察右心房快速起搏48h是否引起神经重构及其在心房颤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房颤组(6只)和对照组(6只).右心房起搏600次/min、持续48h.通过一种在发芽轴突生长丘中表达的蛋白质(GAP-43)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来了解心脏神经萌发和迷走神经的重构.结果在房颤犬的左心房、左心耳、右心房和右心耳,GAP-43和C......

    作者:于付生;张彦;冯艳;张玲;马艳红;宋伟;侯月梅 刊期: 2010-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