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长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血管组织醛固酮代谢的影响
长期(>3个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会产生血浆醛固酮逃逸现象.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理论上可以更好地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ACEI相比副作用少.已经证实心脏、血管可以合成醛固酮,表达醛固酮合成酶的编码基因为CYP11B2.本实验旨在检测长期应用ACEI、ARB是否产生组织醛固酮逃逸.......
作者:修建成;吴平生;徐静萍;郭志刚;李建华;傅锐斌;张远慧;刘伊丽 刊期: 2002- 07
-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假性血友病因子及炎性细胞因子变化与早期心脏并发症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观察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和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CD41)受体表达的变化与PCI治疗后早期心脏相关并发症的关系.......
作者:齐晓勇;彭应心;李树人;谷剑;张建青;郑师玲;王天红;李英肖;靳福昌 刊期: 2002- 07
-
衰竭心肌组织应激信号蛋白通路的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
近年研究发现,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家系的亚家族成员C-JunNH2-末端激酶(C-JunNH2-terminalkinase,JNK),是心肌细胞中多种信号向核内传递的共同途径,其变化可能对心肌重塑有重要作用.我们通过手术取材,采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瓣膜病所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组和正常人组心肌细胞JNK蛋白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心肌细胞信号传导与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杨丽霞;余争平;王先梅;郭传明;齐峰;石燕昆;任丽 刊期: 2002- 07
-
Amplatzer封堵器和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Amplatzer封堵器和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和费用,探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4月~2000年7月,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PDA患者69例,同期行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的PDA患者111例.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费用等情况.结果Amplatzer组技术成功率98.2%,无并发症.未成功的2例PDA患者均择期行手术治疗.外科手......
作者:张庆桥;蒋世良;黄连军;赵世华;郑宏;徐仲英;凌坚;谢若兰;戴汝平 刊期: 2002- 07
-
肺栓塞与凝血因子Ⅴ Leiden突变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ⅤLeiden突变与具有易栓症的肺栓塞之间的关系.方法经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螺旋CT和(或)肺动脉造影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肺栓塞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易栓症条件,同时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0例.采用酚-氯仿抽提技术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NA,用测序技术测定扩增基因序列.结果肺栓塞组及对照组均不存在凝血因子ⅤLeiden突变.结论(1......
作者:张维君;温绍君;房芳;文杰;王佐广;张忱;米树华;马涵英 刊期: 2002- 07
-
慢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形成与脂蛋白(a) 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研究
慢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症,血栓栓塞是其主要并发症.有效抗凝治疗可明显减少栓塞,但易引起出血,使其治疗受到限制.因此迫切需要有效手段评估血栓与栓塞的危险,从而权衡抗凝治疗的利弊[1].......
作者:王岚峰;杨丽华;周立君;沈景霞;关秀茹 刊期: 2002- 07
-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吲哒帕胺新型缓释片的降压作用
目的评价吲哒帕胺(商品名纳催离,法国施维雅药厂生产)1.5mg缓释片的长效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个中心收治的108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男59例,女49例,平均年龄(51±11)岁]服安慰剂2周后及服吲哒帕胺1.5mg缓释片8周后,分别于早晨8:00来医院佩带24h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连续30h动态血压测定,计算谷峰比值(T/P)及每小时平均血压,同时在服吲哒帕胺1.5mg缓释片的第2、4、8......
作者:郭冀珍;孙宁玲;吴宗贵;黄高忠 刊期: 2002- 07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R)基因多态性及多种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病(EH)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唐山开滦矿业集团职工1043人,实际完成调查1007人.所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全面体检、测量血压.用PCR、限制性酶切、琼脂糖电泳分型的方法检测ACE、AT1R基因型.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ACE基因、AT1R基因各基因型在正常血......
作者:吴寿岭;陈丽莉;洪江;李宏芬;胡克俭;郝冰;程平;施继红;庞占泉 刊期: 2002- 07
-
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双心室起搏在心力衰竭治疗中改善心功能和逆转左心室重塑的作用.方法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了双心室起搏器,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3±13)岁,心功能NYHA分级III~IV级,射血分数140ms.在起搏器植入前、双心室起搏治疗3个月后以及停止起搏1个月后进行一系列评价.结果起搏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及左心室充盈时间增加,二尖瓣反流、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
作者:余卓文;张庆;林红;邓民爱 刊期: 2002- 07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和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将本院1999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间完成的53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按有无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分成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组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117例(21.8%),其中表现为精神异常(如烦躁不安、躁狂、神志淡漠)112例(20.9%),......
作者:高峰;胡盛寿;许建屏;吴清玉;孙立忠;宋云虎;孙寒松 刊期: 2002- 07
动态资讯
- 1 葡萄籽原花青素预防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 2 红细胞胰鸟素受体在伴胰岛素抵搞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 3 急性脑梗死和心肌梗死患者胶原受体GPIa基因C807T多态性研究
- 4 银杏叶提取物GBE50对兔心肌组织bcl-2、bcl-XL基因表达的影响
- 5 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依赖性及反向使用依赖性
- 6 双源CT双能量心肌首过灌注成像测量正常人左心室心肌碘含量的初步研究
- 7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存活至高龄一例
- 8 内皮素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9 左心房黏液瘤致冠状动脉左主干栓塞一例
- 10 左侧旁道伴主动脉缩窄经桡动脉途径射频消融治疗一例
- 11 老年冠心病患者百忧解抗抑郁治疗观察
- 12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疗效和术后左心房重构的可控影响因素
- 13 TIMP-1基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14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合并心室颤动一例
- 15 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因-519A/G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 16 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心肌收缩运动同步性研究
- 17 冠状动脉侧支生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18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肌钙蛋白水平分析
- 19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新认识与临床实践
- 20 高脂血症患者膳食干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