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我国肺动脉栓塞误诊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肺动脉栓塞(PE)误诊的现状,提高对PE的诊断意识.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检索1980年1月至2001年6月发表的与PE误诊有关的病例研究报告37篇,对被误诊的310例PE患者的误诊疾病、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辅助检查等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PE患者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被误诊疾病达24种,前5位依次是:冠心病63例次(19.9%)、肺炎44例次(......
作者:贾卫滨;李方;崔铁军;王红石 刊期: 2002- 07
-
国产镍钛记忆合金弹簧栓子栓塞效果的实验研究
1975年Gianturco等[1]研制附毛弹簧钢栓并进行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其后,又有相关实验报道[2].近来附毛弹簧钢栓在先天性心脏病及肺血管病中的应用逐渐增多[3-5],但此类栓塞材料要靠进口,影响了这种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我们以镍钛(TiNi)合金及国产医用涤纶纤维为原料制成附毛弹簧栓子(以下简称弹簧栓子),进行动物实验的初步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苗翠莲;杜嘉会;朱明 刊期: 2002- 07
-
活化血小板表达CD154及其对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的促进作用
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通过表达CD154分子对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体外诱导血小板活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CD62P、CD154表达水平,分析血小板表达CD154与其活化的关系;并将诱导或未经诱导的血小板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育,应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分别检测HUEVCs产生膜性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
作者:张菲斐;邵建华;朱兴雷;许法运;陈良华;王建春;张绪洪 刊期: 2002- 07
-
心脏和肾脏短暂缺血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明确心脏和肾脏短暂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所致心肌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家兔MIR模型上,36只动物随机分为单纯MIR组、心肌短暂缺血预处理(MIP)组和肾脏短暂缺血预处理(RIP)组.实验过程中,记录血流动力学、心外膜电图;应用三苯硝基四氮唑红测定心肌梗死范围;采用末端标记和流式细胞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等.结果(1)血流动力学和心外膜电图:三组动物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MIR......
作者:赵国安;丁延峰;牛新清;李东亮;何瑞荣 刊期: 2002- 07
-
儿童心脏纤维肉瘤一例
患儿,男,13岁,因右胸痛5d,发热3d,于2000年7月14日入我院呼吸内科.查体:体温37.0℃,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右肩胛下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
作者:朱宁;夏稻子;霍丽;唐建武;孙玉珍 刊期: 2002- 07
-
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一例
患者男,23岁,因全身乏力、眼睑浮肿3个月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眼睑浮肿,伴食欲差,怕冷,大便秘结,精神倦怠,无其他不适.20d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血肌酸激酶(CK)3017.0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60.9U/L,乳酸脱氢酶(LDH)8.7μmol*s*L(524.0I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46.0U/L,肌酐(Cr)123.4μ......
作者:王晓俐;李兆峰;王晓玲;唐元升;朱兴雷;张兴华 刊期: 2002- 07
-
室间隔缺损介入性治疗的现状与发展
自1967年Porstmann等首次报道经心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以来[1],利用介入性方法治疗其他心内缺损,如房间隔缺损(ASD)、卵圆孔未闭、体肺侧支等已有近30年的历史[2-11].目前,上述各项技术已相对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高的室间隔缺损(VSD)的介入治疗却一直存在争议,仅仅在少数几个医院和研究所开展较多[12-14].尽管如此,自1988年Lock......
作者:胡海波;蒋世良 刊期: 2002- 07
-
体质指数与冠心病、脑卒中发病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水平与冠心病事件和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1982~1985年在我国不同地区的10组人群中(年龄35~59岁)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对其中无脑卒中、无心肌梗死及无恶性肿瘤史的研究对象随访至1999~2000年,登记并核实冠心病事件、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各种原因的死亡.结果对共计24900人,平均15.2年的随访中,共发生冠心病事件253例,脑卒中事件797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
作者:赵连成;武阳丰;周北凡;杨军;李莹 刊期: 2002- 07
-
钙拮抗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
钙拮抗剂(CCB)是控制高血压和缓解心绞痛的常用药.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病因多是高血压或冠心病,因此一直认为CCB治疗是合理的,使用率较高.在近年进行的一些大数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临床试验(SAVE,AIRE,TRACE,SMILE等)中合用CCB分别占42%、16%、28%、10%.为澄清钙拮抗剂在CHF应用中的某些不正确的认识,结合国际已完成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将有关问题分......
作者:吴宁 刊期: 2002- 07
-
2002年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国际研讨会简介
......
作者:朱文青 刊期: 2002- 07
动态资讯
- 1 抑制NF-κB对Glodblatt鼠左室肥厚的影响
- 2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
- 3 室间隔优势传导导致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 4 空腹血糖正常的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糖耐量调查分析
- 5 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的几个问题
- 6 扩张型心肌病102例临床分析
- 7 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相关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 8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IVS15-1G>A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
- 9 新疆汉、维吾尔、哈萨克族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研究
- 10 经皮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系统的影响
- 11 钙调蛋白拮抗剂抑制d-Sotalo1诱发离体兔心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 1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及比例的变化
- 13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及胺碘酮对其影响
- 14 多普勒导丝代替普通导引导丝行经皮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二例
- 15 基因多态性与抗血小板治疗
- 16 干细胞的一种新来源--尿液
- 17 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及疾病负担
- 18 探讨经静脉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的一个新植入途径:腋区纵向切口
- 19 应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 20 先天性右心室双出口的新分型方法及其对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