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年第11期文章
  • 云南省一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家系的基因筛查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筛查云南省一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并分析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入选2016年1月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云南省彝族一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家系,共3代6人参与本研究.收集入选者的血液样本及临床资料,采用高通量测序对先证者的28个已知常见的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进行筛查,采用Sanger测序对发现的突变位点进行验证,对其家系成员及159名健康对照组人群进行检测,......

    作者:庞明杰;丁筱雪;张艳;苏文华;张宏 刊期: 2018- 11

  • 经导管封堵术治疗不明原因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术治疗不明原因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PFO)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导管PFO封堵术治疗的不明原因卒中合并PFO患者6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增强试验证实存在右向左分流.随访观察经导管PFO封堵术成功率、有效封堵率、并发症、脑缺血事件及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终入选不......

    作者:付强;郭彩霞;杜丽娟;白亚秋;龚浠平;鞠奕;陆菁菁;胡建科;曲辉;董可辉;陈步星;王拥军 刊期: 2018- 11

  • 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TRI)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1663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通过SYNTAX评分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RI预测PCI术后2年全因死亡的佳截断值.根据佳截断值(23.05),将AMI患者......

    作者:陈艳;宋莹;许晶晶;唐晓芳;王欢欢;蒋萍;姜琳;刘如;赵雪燕;高立建;宋雷;张茵;陈珏;高展;乔树宾;杨跃进;高润霖;徐波;袁晋青 刊期: 2018- 11

  • 肠道菌群、氧化三甲胺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疾病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疾病是一类慢性动脉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1].其中,心肌梗死和卒中是我国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原因,下肢动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显著增加死亡风险[2].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病变的发生涉及多种机制,其中共同的疾病过程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基础上,血小板激活、聚集并形成血栓.......

    作者:张策;王继征;袁晋青;宋雷 刊期: 2018- 11

  • 正确评估基因检测的结果

    随着遗传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遗传病患者通过基因检测获得疾病诊断和精准治疗的有效信息,临床分子实验室检测到越来越多的新的序列变异.对于以长QT综合征(LQTS)为代表的单基因疾病来说,对变异序列的临床意义进行分级解读,明确基因突变的致病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等组织在2015年制定了符合孟德尔遗传特征疾病变异五级分类标准[1],旨在规范基因变异评估,此指南很快被......

    作者:张萍 刊期: 2018- 11

  • 卵圆孔未闭是否需要及时关闭?

    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是左右心房之间的开放交通,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约25%的健康成年人存在PFO.一般认为PFO不具备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意义,不会造成临床后果.自1877年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m首次发现PFO导致卒中死亡的病例,并提出了反常栓塞概念以来,临床医生一直在探索有关PFO可能引起的疾病.PFO可使静脉血栓及其他栓塞物质,如空气、脂肪、感染......

    作者:陈步星;付强;王春雪 刊期: 2018- 11

  • 成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中国专家共识

    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长[1].针对不断增长的已患病人群和即将发病人群,必须提高现有医疗水平,但仅凭此不足以保证患者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一项有全国代表性的研究发现,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诊疗水平提高的同时,中国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从2001至2......

    作者: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冠心病专家工作组 刊期: 2018- 11

  • 新疆维吾尔族先天性长QT综合征1型二家系KCNQ1基因突变的分析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2个先天性长QT综合征1型(LQT1)家系与编码缓慢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基因(KCNQ1)突变与临床和心电图特征的关系.方法将2个维吾尔族先天性LQT1家系中3例确诊为LQT1的患者作为LQT组,均为女性,年龄(51.0±14.5)岁;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4名维吾尔族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女性15名,男性9名,年龄(43.2±16.6)岁.完善心电图和基因检测,分析LQT组......

    作者:李耀东;麦麦提阿卜杜拉·麦麦提敏;周贤惠;芦颜美;张疆华;邢强;汤宝鹏 刊期: 2018- 11

  • Brugada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初步分析Brugada综合征(BrS)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2003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集的60例Br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确诊时年龄为0.6~83.0(43.2±13.1)岁,其中男性59例(98.3%),随访12~169(92±41)个月.采集并记录患者自发1型Brugada心电图或药物激发试验后出现的ST段抬高明显的1型Brug......

    作者:沈童童;耿洁;袁斌斌;陈椿;周秀娟;单其俊 刊期: 2018- 11

  • 大医精诚无私一生:纪念陶寿淇教授诞辰100周年

    2018年是陶寿淇教授诞辰100周年,海内外医学同道及学界友人共同深切缅怀尊敬的陶寿淇教授.陶寿淇教授(1918—2000年)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学和心血管流行病学专家,我国现代心血管病与预防心脏病学奠基人之一.他不仅是一位严谨谦逊的学者、桃李满天下的教师,更是一位卓越的领导人和优秀的国际交流使者.他从医的一生救治了无数患者,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这......

    作者:胡盛寿;高润霖 刊期: 201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