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7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发病特点,了解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先心病类型及临床诊疗情况.方法收集1998至2009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理学确诊的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及病理学表现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符合率.结果1998至2009年病理学诊断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74例,占同期所有外科矫治感......
作者:李莉;王红月;宋来凤;唐颖;赵然旭;赵红 刊期: 2012- 11
-
新疆维、汉民族促酰化蛋白基因301T>C多态性分布特征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目的研究促酰化蛋白(ASP)基因多态性在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人群的分布特征其及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527例维吾尔族和407例汉族健康体检者促酰化蛋白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ASP基因的三种基因型在汉族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TT型74.9.1%,TC型21.3%,CC型3.6%;在维族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TT型47.6%,TC型40.2%,CC......
作者:杨思进;马依彤;谢翔;杨毅宁;马翔;李晓梅;刘芬 刊期: 2012- 11
-
三级甲等医院指导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社区管理研究
目的建立一个三级甲等医院指导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社区管理模式.方法以成都市青羊区苏坡社区和周边新都区城东社区两个区域作为研究基地,入选200例35~85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街道和小区为基本单元,采用整群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共11个自然居民小区,100例患者)和对照组(共11个自然居民小区,100例患者).三级甲等医院对青羊区苏坡社区和新都区城东社区医院医生(......
作者:李锦;王引利;余秀琼;吴镜;唐超;巫文丽;戴玫;蒋晖;唐炯;蔡琳 刊期: 2012- 11
-
双源CT新扫描模式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前瞻性心电触发采集模式(新扫描模式)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心率<75次/min、窦性心律且节律整齐、体质量<100kg的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96例.根据双源CT扫描模式的不同,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A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模式,共50例)和B组(采用大螺距前瞻性心电触发采集模式,共46例).采用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
作者:周迎;汪奇;田峰;杨俊杰;杨霞;董静;杨晓波;何柏;陈韵岱 刊期: 2012- 11
-
缺血预适应改善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通过蛋白激酶A通路减轻心肌水肿有关
目的心肌水肿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拟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减轻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是否与减轻心肌水肿有关,以及这一作用是否受蛋白激酶A(PKA)通路的调节.方法小型猪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MI)组、IPC组和IPC+H-89(PKA抑制剂,1.0μg·kg-1·min-1)组,每组6只.病理染色法测定心......
作者:李向东;杨跃进;赵京林;张海涛;程宇彤;田毅;孟宪敏;崔贺贺;王天杰 刊期: 2012- 11
-
过氧化氢碳酰胺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目的用过氧化氢碳酰胺(carbamideperoxide,CP)作为诱导剂,诱导猪髂动脉内皮细胞(pigiliacendotheliumcells,PIEC)衰老,建立体外内皮细胞衰老模型.方法MTT法及DAH染色法确定CP对PIEC作用的佳诱导浓度.细胞经过诱导后,形态学观察、MTT法、EdU掺入实验、SA-β-gal染色以及细胞迁移实验分析诱导细胞增殖活性、衰老比例以及迁移能力改变.PI单染流......
作者:张全波;吴碧华;青玉凤 刊期: 2012- 11
-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的远期随访一例
患者男性,53岁,因心悸于2006年6月入院,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多发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左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远端融合汇入左心房.经导管封闭治疗(TCC)术巾,导丝、微导管先后顺利进入左、右CAF远端后,用弹簧圈行封堵治疗,但左、右CAF都有不同程度的残余分流.同年10月造影复查,CAF未封闭,仍有明显残余分流,瘘管壁无明显狭窄.于是再次用弹簧圈封堵,造影显示左侧CAF无残余分流,右侧CAF有......
作者:沈向前;李江;唐建军;方臻飞;胡信群;唐亮;周滔;周胜华;吕晓玲 刊期: 2012- 11
-
Krüppel样锌指转录因子2与血管功能研究进展
Krüppel样锌指转录因子2(Krüppel-liketranscriptionfactors,KLF)是一类具有锌指结构域的核转录因子,因其与果蝇Krüppel锌指转录因子的DNA结合域高度同源而得名,是Spl/Krüppel样转录因子(Spl-likeandKrüppel-liketranscriptionfactors,Spl/KLF)家族中的一个亚家族.德文Krüppel指残废,Krüp......
作者:崔晓霈;高海青 刊期: 2012- 11
-
血脂异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血管内皮不仅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之间的一个机械性保护屏障,而且是人体大的代谢内分泌器官,在血管系统的舒缩性、通透性、凝血与纤溶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在缺血、缺氧等因素作用下,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之间的平衡被打乱,舒血管因子如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GI2)的合成减少或降解加快,而缩血管因子如内皮素(ET)的合成增加等,导致其调节血管张力及通透性、抗血小板和白细胞黏附、......
作者:林旻洁;赵水平 刊期: 2012- 11
-
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法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共5852人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探讨研究人群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1)具有0、1、2、3、4、5、6、7个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
作者:高竟生;桑大森;李云;刘红敏;张倩;史宪全;李俊娟;赵性泉;吴寿岭 刊期: 2012- 11
动态资讯
- 1 乳鼠心肌细胞联合人工基质移植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实验研究
- 2 第1例--头晕、头痛、视物模糊
- 3 接受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术后心率管理的研究
- 4 T波峰-末间期与Brugada综合征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
- 5 蘑菇伞封堵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后边缘性残余分流长期观察
- 6 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 7 北京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预后和3年随访结果
- 8 经皮腔内β-射线放射疗法联合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 9 西立伐他汀对高胆固醇患者单核-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
- 10 抗栓药导致急性血小板减少一例
- 11 药物洗脱支架对血管内皮再生及血小板激活的影响
- 12 缬沙坦对PCI术后内皮功能不全的干预研究
- 13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侧支循环与存活心肌之间的关系
- 14 肠道细菌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 15 达比加群酯用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临床应用建议
- 16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瓣周漏介入治疗的现状
- 17
- 18 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右心耳超速延迟整流性钾通道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
- 19 用动态血压监测比较国产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疗效
- 20 Kounis综合征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