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肌电重构和基因表达11例初探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有关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出现房颤时Na+/Ca2+交换体的基因表达分析及电重构与心房形态研究报道较少,故本研究采用Na+/Ca2+交换体基因表达探讨左心房肌电重构与房颤的关系.......
作者:王国平;吕吉元;陈树兰;乔中东;杨国庆 刊期: 2005- 06
-
不同时期不同起搏方式下血液脑利钠肽水平变化的观察
随着起搏技术迅速发展和起搏治疗适应证不断扩大,起搏治疗患者逐年增加.但起搏治疗后,患者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或原有心衰加重也越来越多.本研究拟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起搏方式下患者血液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的观察,为合理选择起搏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如兴;李肖蓉;崔志敏;吴小庆;羊镇宇;肖春晖;王强;张红芳 刊期: 2005- 06
-
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辅助性T细胞功能失衡及意义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后心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Th)细胞功能失衡及意义.方法43例MI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两组:MI1组(Ⅰ、Ⅱ级)和MI2组(Ⅲ、Ⅳ级),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表达.同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作者:程翔;廖玉华;李彬;张金盈;葛洪霞;袁璟;王敏;刘英;郭张强;陈静;张锦;陈鹏 刊期: 2005- 06
-
代谢综合征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294T/C基因多态性与血脂、肥胖和左室肥厚的关系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294T/C基因多态性与血脂、肥胖和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检测300例MS、174例高血压病(EH)和143例2型糖尿病(DM)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MS诊断根据1999年WHO亚太诊断标准,其中389例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改变,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
作者:闫振成;沈成义;钟健;王琳;倪银星;聂海;祝之明 刊期: 2005- 06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将48例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风湿性瓣膜病患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分为两组,其中窦性心律组27例,慢性房颤组21例,采用病理学检查评价心房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评价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有显著的纤维化,而且......
作者:王长华;胡大一;汤楚中;吴明营;梅运清;赵建刚;齐弘伟 刊期: 2005- 06
-
主动脉夹层10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患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对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4年7月间连续确诊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胸痛为常见首发表现,部分病例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以χ2分析,以心肌梗死为首发表现的夹层多位于升主动脉,以肩背部为首发疼痛累及腰腹或下肢者,夹层多位于降主动脉.高血压是导致AD发生的常见原因.超声、螺旋CT......
作者:张源明;周立英;何秉贤;严金龙;李晖 刊期: 2005- 06
-
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现象的临床和造影特点,并观察其对患者30天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12例未予静脉溶栓、直接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根据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为自发再通组31例(前向血流TIMI2~3级)和非自发再通组81例(前向血流TIMI0~1级),分析其临床、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
作者:严松彪;陈晖;贾三庆;王雷;李虹伟;苏淑红;高红丽;韩炜;王璐 刊期: 2005- 06
-
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静脉肾素活性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静脉肾素活性变化及其和介入治疗后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测定50例单侧肾动脉明显狭窄(管腔狭窄≥70%)患者肾动脉支架置入前双侧肾静脉和外周静脉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分析其与肾动脉狭窄及支架术后血压变化的关系.结果同时伴有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成功接受冠状动脉及肾动脉血运重建术.狭窄侧肾静脉肾素平均活性明显高于对侧[狭窄侧(1.44±1.73)ng·ml-1·h......
作者:张奇;沈卫峰;张瑞岩;张建盛;胡建;张宪 刊期: 2005- 06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对分支血管的影响
目的比较观察不同药物洗脱支架及普通支架置入术后分支血管的自然发展情况,探讨分支血管闭塞及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接受支架置入术并进行造影随访的18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术前、术中、术后的造影光盘资料,分析支架覆盖的所有分支血管.结果支架术后分支血管的闭塞率是8.9%,其中Cypher药物支架组为10.5%,Taxus药物支架组为11.1%,普通支架为7.8%,72.0%的闭......
作者:金琴花;盖鲁粤;刘宏斌;杨庭树;杜洛山 刊期: 2005- 06
-
心脏房室瓣周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报道一组起源于房室瓣环或其邻近心房肌(瓣周)的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方法16例患者经心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证实为瓣周房速,并对电生理机制、靶点图特征、分布区域等进行分析.结果瓣周房速占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房速的23.2%,起源点在左、右侧房室瓣环的分布比为3∶16;体表心电图特征、发生机制与其他房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融成功靶点均有A、V两种成分,A、V电位幅度之比为2∶3~6∶1,靶点局部......
作者:楚英杰;郭继鸿;许原;李学斌;刘肆仁 刊期: 2005- 06
动态资讯
- 1 兄弟二人同患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 2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消退的影响
- 3 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中的应用价值
- 4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肺高血压的病例对照研究
- 5 心脏移植后硝酸甘油对冠状动脉扩张作用的长期观察
- 6 心冲击图和心电图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的比较
- 7 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前行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耳血栓的临床意义
- 8 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肌钙蛋白C基因TNNC1c.G175C突变一家系
- 9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 10 心肌梗死家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 11 三氧化二砷控释洗脱支架防治犬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 12 William Kannel医生60年专业生涯与弗莱明翰心脏研究同辉
- 13 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可溶性Fas的影响
- 14 高血压治疗策略的演化
- 15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稳定性心胶痛的疗效观察
- 16 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长期疗效观察
- 17 一步法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严重二尖瓣狭窄15年经验及长期随访
- 18 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的初步经验
- 19 雷米普利联合螺内酯对心血管胶原更新影响及机制探讨
- 20 孤立性左心室肌致密化不全1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