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26例妊娠晚期胎儿心律不齐诊治的探讨
探讨妊娠晚期的胎儿心律不齐的诊断与处理.一、资料、方法与结果1990~1997年7840例孕35+1~40+4周住院的孕妇中胎心节律不齐(早搏)26例,占3.3%.孕妇年龄22~36岁.22例为正常孕妇,余为:妊娠期糖尿病(GDM)、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孕中期疑诊上呼吸道感染各1例;1例早孕时出现口唇单纯疱疹,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IgG(+),1个月后复查(-).有8例孕妇发现胎心早搏......
作者:牛秀敏 刊期: 2004- 08
-
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影响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依那普利与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心衰患者60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男35例,女25例,年龄21~78(60.39±13.52)岁.冠心病2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扩张型心肌病1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各30例.氯沙坦组:25~50mg,每日1次口服;用50mg/d者26例,低血压状态者4例用25mg/d.依......
作者:张传焕;沈玉芳;鲁爱娟 刊期: 2004- 08
-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和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C825T和α-内收蛋白基因(ADD1)G460W多态性在中国早发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探讨CHD发生的遗传学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342例早发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男性275例,年龄<55岁,女性67例,年龄<65岁)及133例对照(冠状动脉造影阴性)......
作者:刘晓宁;黄晓红;宋燕;杨跃进;陈纪林;惠汝太 刊期: 2004- 08
-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血浆B型钠利尿肽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血浆B型钠利尿肽(BNP)的变化.方法测定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h、术后24h的BNP值,观察BNP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术后3h的BNP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24h的BNP值基本降至术前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后3h的BNP与术前BNP、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心室快速刺激时间、射频能量之间有直线关系......
作者:陈礼平;韦铁民;曾春来;陈群英;施振华 刊期: 2004- 08
-
1202例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自然人群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及相关因素,为预防亚临床动脉硬化提供依据.方法参照ARIC方案于2002年10月对北京石景山区43~73岁城乡居民1202人进行高分辨率B型超声颈动脉检查,测量双侧颈动脉近端、远端和窦部的内径和硬度(包括紧张度、扩张度和僵硬度),比较性别、年龄和部位之间的差异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硬度指标在各年龄段之间(小于55岁、55~64岁和大于65岁)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武留信;吕敏;师绿江;史平;康晟;宋蕾;任福秀;石英玲;刘广莉;武阳丰 刊期: 2004- 08
-
缺血预适应及侧支循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产生的缺血预适应独立于或协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4例发病6h内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栽心肌梗死患者,按梗死前48h内有无心绞痛分成2组,有梗死前48h内心绞痛(PA)组24例、无梗死前48h内心绞痛(NPA)组20例,每组再按有无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血管分成两亚组,PCI完成后对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进行TIMI分级评价......
作者:吴伟力;傅向华;马宁;李世强;谷新顺;薛玲;刘君;苗青;李亮 刊期: 2004- 08
-
60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的临床以及冠状动脉和左心室造影特点.方法60例患者为本院1993年1月~2002年7月收入院,心电图显示LBBB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年龄35~72(51±11)岁,其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患者LBBB由心电图分析确定.采用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检查,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室壁运动.所有资料采用SAS软件......
作者:袁晋青;高润霖;张传焕;陈纪林;陈珏;尤士杰;吴元;杨跃进;吴永健;姚民;秦学文;乔树宾 刊期: 2004- 08
-
西拉普利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多次发作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西拉普利、美托洛尔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疗效.方法将139例倾斜试验阳性、近期多次发作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随机分为服西拉普利、美托洛尔两个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复查倾斜试验并随访.结果除9例因咳嗽或其他原因退出试验外,余130例中西拉普利组、美托洛尔组的倾斜试验阴转率分别为77.78%、76.19%,非治疗组倾斜试验阴转率为13.95%,两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作者:韩阳;吕雪英;蒋伟莉;葛炜;陈天秩 刊期: 2004- 08
-
心室颤动初始节律的动态心电图观察
目的探讨心室颤动(室颤)初始心搏与室性早搏(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否同源,为消融室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择室颤高危患者记录动态心电图,比较室颤初始心搏与室早或室速各导联QRS形态的一致性,形态一致者起源点相同,作初步定位.结果96例患者中,28例检出60例次室颤,55例次发作初始的3~53个心搏为有序的快速室速或扑动样节律,平均周长(185±36.4)ms.12例次自行终止,持续1.2~2......
作者:郭成军;张英川;刘冰;郭晋萍;徐霞;裴莉;陈晖 刊期: 2004- 08
-
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组织检测心房组织外肽酶表达与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膜结合肽酶(外肽酶)羧基肽酶M(CPM)、二肽肽酶ⅣV(DPIV)和丙氨酸氨基肽酶(APN)的表达与活性变化.方法5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外科手术时取右心耳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CPM、DPIV和APN的mRNA表达量,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测定CPM蛋白质含量,酶活性测定技术测定DPIV/APN酶活性,......
作者:戴友平;王祥;曹林生;杨杪;邬堂春;戴闺柱 刊期: 2004- 08
动态资讯
- 1 以头痛为唯一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 2 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双心室同步起搏即刻疗效
- 3 心房颤动治疗的问题与前景
- 4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救治体会
- 5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Gensini积分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近期预后的价值
- 6 应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评价药物对周围动脉斑块组织特性的作用
- 7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冠状动脉狭窄与心肌缺血的辩证关系说起
- 8 对郜建新医生所提问题的答复
- 9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1135例的临床分析
- 10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 11 妊娠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二例
- 12 18F-FDG PET显像评价健康人空腹状态下心肌葡萄糖代谢
- 13 镜面右位心伴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术二例
- 14 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临床研究
- 15 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的研究现状
- 16 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 17 缺氧复氧心肌细胞NF-κB活化调控iNOS基因表达及NO释放
- 18 体外反搏致微血管形成是对心肌梗死犬心脏保护的一种可能机制
- 19 伴高血压的急性心肌梗死124例临床特点/替米沙坦对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逆转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佩尔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连接素水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