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缺血预适应及侧支循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吴伟力;傅向华;马宁;李世强;谷新顺;薛玲;刘君;苗青;李亮
关键词:心肌梗塞, 心绞痛, 侧支循环, 心肌再灌注, 预适应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产生的缺血预适应独立于或协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4例发病6 h内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栽心肌梗死患者,按梗死前48 h内有无心绞痛分成2组,有梗死前48 h内心绞痛(PA)组24例、无梗死前48 h内心绞痛(NPA)组20例,每组再按有无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血管分成两亚组,PCI完成后对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进行TIMI分级评价,同时左心室造影,记录室壁运动记分(WMS)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监测心肌酶48 h,PCI完成后1周、4周末分别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比较前后显像缺损程度记分(SS)的变化,计算并比较两组及亚组间心肌挽救指数(MSI),第2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比较两组及亚组间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心室收缩同步性(LVSS)的差异.结果PA组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显著低于NPA组[(1172±985)U/L比(2291±1267)U/L,P<0.05;(197±102)U/L比(316±144)U/L,P<0.05],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显示两组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无差异,PCI完成时PA组IRA无再流(no-reflow)发生率显著低于NPA组(8.3%比20%,P<0.05),WMS和LVEDP也显著低于NPA组[分别为(5.39±0.91比7.11±1.27),P<0.05,(13.8±4.3)mm Hg(1 mm Hg=0.133 kPa)比(19.8±4.6)mm Hg,P<0.05];第1周、第4周末SPECT SS在PA组均显著小于NPA组[分别为第1周时113.5±44.3比150.5±52.7,P<0.05,第4周时77.5±21.6比121.3±43.5,P<0.01],第4周末PA组MSI显著大于NPA组(31.7%比19.4%,P<0.01),PCI后2周ERNA,在PA组左室射血分数、峰射血率均显著大于NPA组,分别为(62.6±8.5)%比(47.3±9.2)%,P<0.01;(3.59±0.57)EDV/s比(2.66±0.52)EDV/s,P<0.05,而峰射血时间显著低于NPA组[(127±30)m比(176±35)m,P<0.05],PA组峰充盈率显著高于NPA组[(3.32±0.42)EDV/s比(2.61±0.47)EDV/s,P<0.05],而峰充盈时间明显低于NPA组[(131±39)ms比(192±43)ms,P<0.05];LVSS各参数:PA组左室相角程、相位直方图半高宽和峰相位标准差亦均显著低于NPA组.两组内有侧支循环的亚组心肌损伤标记物CK、CK-MB峰值水平显著低于无侧支循环的亚组,第4周末有侧支循环的亚组MSI显著大于无侧支循环的亚组,各亚组中以有梗死前心绞痛、有侧支循环的亚组CK、CK-MB峰值水平低,第4周末MSI高,与其他亚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梗死前心绞痛诱发的缺血预适应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均可独立或协同发挥作用,减小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面积,保护梗死后近期左心室功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