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短期应用血脂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分析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手术期应用血脂康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以了解短期血脂康治疗对斑块炎症抑制的影响,探讨UA早期大剂量应用血脂康的必要性.......
作者:刘继东;刘尊齐;崔连群;王勇;孔庆赞;郭拥军;唐元升 刊期: 2006- 05
-
老年人血压昼夜变化稳定性三年随访
人类的血压变化存在着一定的昼夜节律性,但是对血压昼夜变化的稳定性目前还存在争论.本研究通过3年观察旨在探讨老年人血压昼夜变化的稳定性,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边平达;李秀央;洪宝健;陈水琴;丁进军;林伟 刊期: 2006- 05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B-型尿钠肽水平的变化特点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B-型尿钠肽(BNP)水平升高的特点,探讨AMI后BNP水平升高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住院AMI患者230例及正常对照111例进行BNP测定.按照首次或再发AMI后ST段抬高型或非ST段抬高型AMI(STEMI或NSTEMI)、不同部位AMI、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梗死相关血管(IRA)、IRA不同TIMI血流和是否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分组,采用S......
作者:毛懿;杨跃进;张健;赵雪燕;倪新海;陈纪林;高润霖;陈在嘉 刊期: 2006- 05
-
性别和年龄对中国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住院病死率的影响
目的确定中国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住院病死率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该差异是否与年龄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全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共2682例(男性2316例,女性366例).按照性别和年龄分组调查它们之间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手术后住院病死率的差异.结果女性术前合并主要疾病的比例比男性高,术后并发症多,但她们术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男性好......
作者:宫路佳;Elke Lehmkuhl;胡盛寿;Friederike Kendel;Stein Kandle;Yong Du;章晏;杜茗;吴清玉;许建屏;孙立忠;朱晓东;Vera Regitz-Zagrosek 刊期: 2006- 05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与心肌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与心肌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失代偿性CHF患者120例,根据血清cTnI浓度水平分为:cTnI正常组(n=80)和cTnI升高组(n=40).以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直径(LV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作为心脏结构改变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和A峰比值(E/A值)作为心脏功能指标,对上述指标......
作者:刘尊齐;崔连群 刊期: 2006- 05
-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肌灌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7例,其中男154例,女43例,平均年龄(60.94±11.62)岁.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myocardialperfusiongrade,TMPG)0~1级患者为Ⅰ组(n=39,19......
作者:张宇晨;贾三庆;王雷;李虹伟 刊期: 2006- 05
-
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细胞反分化的初步观察
在病理情况下,心肌细胞可出现反分化,这是一种可逆的适应性改变,同时也是心肌细胞的一种有效保护机制[1].......
作者:伍伟锋;刘唐威;陈世德;何巍 刊期: 2006- 05
-
Brugada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运用Holter和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研究Brugada综合征(BrS)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特征.方法8例BrS患者和6例特发性BrS心电图征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1.07±11.49)岁,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心室颤动(室颤)组和无室颤组各7例,行Holter检查比较两组间室性早搏(室早)发作的时间特征.根据ICD的随访资料,分析室颤发作的时间特征.结果Holter显示,多数患者......
作者:杨兵;曹克将;单其俊;夏耘;涂静;陈明龙;邹建刚;徐东杰;李库林;陈椿 刊期: 2006- 05
-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内向整流钾电流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病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的变化,探讨其与房颤自我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急性酶消化法分离单个心房肌细胞.以窦性心律(窦律)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房颤≤6个月和>6个月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房肌IK1.结果与窦律组相比,在-50~-100mV之间,房颤≤6个月组心房肌IK1密度无明显改变,房颤>6个月组心房肌IK1密度绝对值明......
作者:张标;佟琳;曾晓荣;杨艳;刘智飞 刊期: 2006- 05
-
腺病毒介导的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基因过度表达对Raw264.7细胞小窝蛋白-1基因和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腺病毒介导的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PARγ)基因过度表达与配体活化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小窝蛋白-1(CAV-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PPARγ基因对巨噬细胞CAV-1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构建表达小鼠PPARγ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表达载体;将Raw264.7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PPARγ基因过度表达组、PPARγ活化剂曲格列酮干预组以及PPARγ基因过......
作者:胡琴;张运;刘春喜;张梅;井玛;贺红;冯进波;王蓉;蒋桂花;张宪军;姜虹;朱清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 2 冠状动脉造影和射频消融术引起肺栓塞一例
- 3 模拟缺血预适应对原代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活性的影响
- 4 磁共振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
- 5 左心耳体积对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 6 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疗效和β1受体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 7 多重受体阻断对不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 8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分子基础的临床研究
- 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的调查
- 10 6年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事件的影响--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11 高血压病患者脂餐后甘油三酯代谢变化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 12 巨大冠状动脉扩张一例
- 13 血红素氧化酶基因启动子GT序列变量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
- 14 辽宁西部地区农村人群体质指数和腰围对血压的影响
- 15 镜像右位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一例
- 16 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价心室同步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
- 17 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预测价值
- 18 前列腺六次跨膜蛋白-2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群中心性肥胖的相关性
- 19 血管介入远端球囊保护器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的应用和护理
- 20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与外科闭式扩张术长期疗效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