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水平与动脉硬化关系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status,TAS)水平变化;分析TAS相关因素;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TAS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pulsewavevelocity,baPWV)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仁济医院老年病科体检和门诊年龄>60岁患者225例,分为对照组(92例)和老年高血压组(133例),通过化学发光定量法检测......
作者:曹洁;汪海娅 刊期: 2013- 10
-
80岁及以上老年人肾功能及尿蛋白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目的评价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蛋白与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01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医院进行常规查体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340例,年龄(85.6±4.0)岁.使用改良的简化MDRD公式计算eGFR.eGFR<60ml·min-1·1.73m-2定义为肾功能下降,将研究对象分为肾功能下降组和肾功能正常组;根据尿常规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尿蛋白阳性组和尿蛋白......
作者:王华;戴东方;曾学寨;杨杰孚;刘德平;杨继红 刊期: 2013- 10
-
急性和亚急性导线穿孔七例的临床特征与处理
目的回顾性分析起搏导线所导致的急性和亚急性心脏穿孔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了解心脏穿孔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6年至2011年起搏器置入术中及术后发生心脏穿孔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起搏器电学参数及胸片、超声等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导线穿孔诊断后临床处理方法及预后.结果共7例患者在起搏器置入术中或术后4~16d发生了心脏穿孔.2例为术中出现的急性心肌穿孔,均为美敦力3830主动导线......
作者:戴研;陈柯萍;华伟;浦介麟;任晓庆;张澍 刊期: 2013- 10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定量评价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imensionalspeckletrackingimaging,3D-S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疑似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5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左心室壁17节段对应的供血冠状动脉分为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对52例患者进行常规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3D-STI技术自动......
作者:刘芳;林箐;丁磊;孙燕淑;范琰;刘倩竹;刘梅林 刊期: 2013- 10
-
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抗兔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核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明确白藜芦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将雄性纯种日本大耳白兔以完全随机区组法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10),高脂模型组(高脂组,n=10),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n均为10),白藜芦醇预防组(......
作者:宋蕊;李婉秋;窦健霖;李琳;呼延婕;郭家智;陆地;张戈;孙林 刊期: 2013- 10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对小鼠心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cell-derivedfactor-1α,SDF-1α)对体外血清剥夺诱导的心脏干细胞(cadiacstemcells,CSC)凋亡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CSC.免疫磁珠分选c-kit+CSC,纯化后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饥饿组、饥饿+SDF-1α组(又根据SDF-1α不同浓度分为10、50、100、200ng/ml干预亚组......
作者:黄荣;马根山;潘啸东;陈中璞;盛祖龙;胡圣大;姚玉宇;陈忠 刊期: 2013- 10
-
微小RNA的合成调控及其对心肌肥厚的影响
微小RNA是一种长度为18~24个核苷酸单链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通过与靶基因序列特异性相互作用,微小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2012年8月1日微小RNA数据库正式发布了19.0版数据库,微小RNA发夹前体序列已升至21264条,成熟微小RNA升至25141条,其中人类的前体序列1600条,成熟微小RNA序列2042条(http://www.mi......
作者:徐同毅;韩庆奇;邹良建 刊期: 2013- 10
-
寒冷应激致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
气候改变对人类健康有着长期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近30年内每500万人将会有超过15万人死于因气候改变引起的疾病[1].全世界每年约有171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9%,尤其在寒冷地区及冬季,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研究证实气温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U形关系,气温在15~20℃死亡率低,超出这个范围无论气温升高还是降低死亡率都会随之增加[2].......
作者:田艳丰;程佳丽;郭淑媛;田野 刊期: 2013- 10
-
剪切力对血栓形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动脉血栓性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居各类疾病死亡率的前两位,血小板在心血管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血小板可黏附聚集到受损的血管,这一过程因剪切力的存在变得异常复杂.剪切力使血小板在黏附聚集时受到血液动力学作用,同时血小板也进化产生了具有特殊功能的黏附受体,从而能在剪切力的环境下黏附到血管壁上.近几年因为体外微流控高剪切力模拟仪的开发和高分辨力实时成像技术的发......
作者:施小凤;黄建松;周玉兰;崔雄鹰;刘萍;奚晓东 刊期: 2013- 10
-
福建沿海地区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现况及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调查
目的调查福建沿海某地区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全身血管损伤情况.方法横断面调查福建沿海某地区30岁以上人群3344例,行糖脂、尿酸、尿微量蛋白、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CRAE)等检测,采用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人群危险因素及血管损伤情况.结果(1)调查地区年龄标化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占总调查人群比例和年龄标化后高血压的患病率......
作者:黄峰;朱鹏立;肖华贞;林帆;袁音;郜忠海;李建卫;陈发林 刊期: 2013- 10
动态资讯
- 1 肥胖和高血压与左心房增大关联度的比较研究
- 2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 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ACEI及ARB
- 4 胚胎心肌细胞移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 5 冠脉介入术后应用Angio Seal(c)血管闭合器的初步临床经验
- 6 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逸搏及逸搏节律患者的RR-Lorenz散点图特征
- 7 26例女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 8 环孢素A对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免疫损伤的保护作用
- 9 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危险因素与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比较
- 10 国产与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比较
- 11 我国部分医院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再灌注治疗登记研究
- 1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因子与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13 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主动脉根部形态学特点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瓣膜置入深度的影响
- 14 白细胞介素-1α C-889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研究
- 15 经皮置入心室分隔装置在缺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 16 第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ACC论坛:2005心血管病学进展通知
- 17 基质交感分子1与心血管疾病
- 18 血管内超声指导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一例
- 19 心脏移植长期存活七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观察
- 20 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动物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