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诊室、随诊间及24h动态收缩压与老年人群血管损害的关联
郑晓明;李春慧;吴云涛;赵海燕;金成;宋路;赵华灵;刘杰;张芮英
关键词:血压, 血管, 老年人
摘要:目的 探讨诊室、随诊间、24h动态收缩压与老年人群血管损害的关联.方法 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和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分别对开滦集团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进行第1、2、3次健康体检,并于第3次体检时整群随机抽取年龄≥60岁的开滦集团离退休员工2 814名进行动态血压监测、颈部血管彩色超声、脉搏波波速测定等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人群共2 146例.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别分析诊室、随诊间、24h、日间和夜间收缩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联.结果 (1)入选者的一般情况:2 146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7.3±6.0)岁,其中男性1 438名(67.0%),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7.0±20.4)和(83.5 ± 11.0) mmHg(1 mmHg =0.133 kPa),平均CIMT和baPWV分别为(0.92 ±0.18) mm和(1781.7 ±353.2) cm/s.(2)不同收缩压分组CIMT和baPWV的检测结果:研究对象的诊室、随诊间、24 h、日间和夜间收缩压中位数分别为140.0、137.0、127.8、130.0和120.7 mmHg,按照中位数分别将研究对象分为高水平收缩压组和低水平收缩压组,诊室、随诊间、24h、日间和夜间高水平收缩压组的CIMT、baPWV均明显高于低水平收缩压组(P均<0.01).(3)不同收缩压与CIMT和baPWV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校正年龄、性别后的偏相关分析结果为诊室、随诊间、24 h、日间和夜间收缩压与CIMT和baPWV均呈正相关(P均<0.001).(4)影响CIMT和baPWV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分别以连续性CIMT、baPWV作为因变量,以诊室、随诊间、24 h、日间和夜间收缩压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别分析不同收缩压对二者的影响.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和服降压药后结果显示,诊室、随诊间、24 h、日间和夜间收缩压均与CIMT、baPWV呈线性正相关(P均<0.01),标准化回归系数(β值)分别为0.157、0.208、0.175、0.169、0.163、0.479、0.420、0.401、0.389和0.354.鉴于男女比例差异较大,故将总人群按性别分层后再进行上述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除女性人群的夜间收缩压与CIMT的线性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与总人群结果一致.结论 诊室、随诊间、24 h、日间和夜间收缩压均与老年人群血管损害有关,其中诊室收缩压与血管功能损害的关联强.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TNC-1100 14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