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第6期文章
  • 冠状动脉内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时国产替罗非班的不同应用途径(静脉内/冠状动脉内)对心肌组织水平灌注与临床预后影响的差异.方法连续选择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拟行急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静脉内应用组(静脉组,n=30)与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应用组(冠状动脉组,n=30),比较两组术后即刻造影结果、住院期间以及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差异.结果共有54例完成试验......

    作者:杨新春;张大鹏;王乐丰;徐立;葛永贵;王红石;李惟铭;倪祝华;夏昆;连勇;薛永利;马利祥 刊期: 2007- 06

  • 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远期随访分析

    自从1992年首次报道Brugada综合征以来,对本征的诊治有了很大的进展[1].许多Brugada综合征患者静态心电图可表现正常,钠通道阻滞剂如缓脉灵(ajmaline)及氟卡尼(flecainide)可揭示心电图异常表现[2].......

    作者:黄剑锋;蔡煦;张大东;Jacques Clémenty 刊期: 2007- 06

  • 18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了18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资料,随访(11±5)个月.结果心肌致密化不全占同期确诊的各类原发性心肌病的8.1%.发病年龄1.5~71岁,男性占66.7%,家族性发病2例.14例患者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心力衰竭,2例患者因心律失常表现为黑矇、晕厥,1例患者发生血栓栓塞,1例患者无症状.心电图均有异常,室性期前收缩7例,心脏......

    作者:何涛;曾和松;乐伟波;李小欢;陆再英 刊期: 2007- 06

  • 冠状动脉病变与代谢综合征及高敏C反应蛋白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代谢综合征、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期间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227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将其中冠状动脉狭窄大于50%的170例患者按照中国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对两组同时进行hs-CRP水平的测定.两组的冠状动脉造影和hs-CRP结果进行组内及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h......

    作者:谢洪智;朱文玲 刊期: 2007- 06

  • 相同基因型而不同表现型的PRKAG2基因突变一家系报道

    目的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腺苷-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γ2调节亚单位基因(PRKAG2基因)调节代谢通路.报道一个具有PRKAG2基因突变而临床表现型不同的家系.方法使用DNA直接测序法,对一个具有多种形式心律失常的患者家系(13例患者)进行PRKAG2外显子及外显子和内含子拼接部位序列筛查寻找基因突变.结果心电图显示患者家系存在窦性心动过缓、短PR间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房性心动过速.......

    作者:洪葵;Antonio Oliva;程晓曙;Pedro Brugada;Joseph Brugada;Eduardo-back Sternick;Ramon Brugada 刊期: 2007- 06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4月至2005年8月连续接受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或金属裸支架(BMS)治疗并且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139例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在支架术后6个月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共139例患者(男性114例,女性25例)221处病变完成随访.其中C型病变94处(42.5%),完全闭塞病变4......

    作者:乔树宾;侯青;徐波;陈珏;刘海波;杨跃进;吴永健;袁晋青;吴元;戴军;尤士杰;马卫华;张沛;高展;窦克非;邱洪;慕朝伟;陈纪林;高润霖 刊期: 2007- 06

  • 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的初步经验

    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一临床顽疾,也是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难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心肌梗死后室速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室速的成功标测与消融充分揭示了此类室速的电生理机制[1-4].目前认为,绝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是瘢痕相关性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其缓慢传导区常位于瘢痕内部,入口和出口位于瘢痕边缘[2,5].常规标测技术(激动标测、起搏标测、拖带标测)有助于发现这些关键区域,但......

    作者:陈明龙;徐东杰;杨兵;单其俊;邹建刚;陈椿;陈红武;李闻奇;曹克将 刊期: 2007- 06

  • 覆膜支架腔内治疗急性胸主动脉综合征

    目的评价覆膜支架腔内治疗急性胸主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1年5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覆膜支架治疗57例急性胸主动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急性主动脉B型夹层45例,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PAU)或假性动脉瘤9例,创伤性胸主动脉瘤3例.建立数据库,分析其临床特点、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57例患者覆膜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100%.5例有近端内漏,1例术中出现升主动脉夹层,未予特殊处理,随访结果良好......

    作者:李志忠;许尚栋;刘彤;陶英;王苏;马临安;黄方炯;孙衍庆;张兆光 刊期: 2007- 06

  • 吸烟者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吸烟者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基因MspI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349例冠心病组和404例对照组CYP1A1的基因多态性,并按吸烟指数[smokingindex(SI),吸烟支数/d×吸烟年数]的不同分析患冠心病的风险.结果CYP1A1MspI有3种基因型:野生型TT、突变杂合......

    作者:张晓明;徐耕;单江;金国栋;黄成林;吴康松 刊期: 2007- 06

  • 三氧化二砷控释洗脱支架早期和非早期药物释放对犬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目的比较三氧化二砷(As2O3)控释洗脱支架早期和非早期药物释放防治犬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裸支架、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纳米二氧化硅单涂层支架、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纳米二氧化硅-聚乳酸/乙醇酸双涂层支架、As2O3(200μg/支架)单涂层及双涂层控释洗脱支架随机置入30只犬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相应节段,每只动物置入同类支架,分为裸支架组、单涂层组、双涂层组、单涂层As2O3支......

    作者:赵军礼;孙宝贵;温沁竹;张建军;金炜;薛吉祥;庄文燕 刊期: 200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