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血浆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引起血压增高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17例(单纯OSAS患者113例、单纯高血压患者73例、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134例、无OSAS且血压正常对照97例)血浆NPY含量,比较4组间NPY水平并探讨NPY相关因素.结果(1)NPY在4组的浓度分别为:正常对照组(50.5±37.2)pm......
作者:姚晓光;严治涛;李南方;汪迎春;李涛;朱佳;周玲;邵亮 刊期: 2010- 06
-
静脉注射左西孟旦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对常规治疗(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洋地黄类药物等)疗效不佳的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注射左西孟旦的有效性及安伞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阳性药物对照临床研究.入选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接受左西孟旦或多巴酚丁胺治疗,试验组用左西孟旦注射液初始负荷量为12μg/kg,注射时间10min,随即以0.1μg·kg~(-1)·min~(-1)静脉点滴,1h后增加到0.2......
作者:王雷;崔亮;魏嘉平;李广平;齐国先;郝玉明;王文志;李慧敏;刘俊;姜东炬;张玉东 刊期: 2010- 06
-
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tSNP)及血浆水平与新疆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阐明连锁不平衡(LD)模式以及单体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以新疆沙湾县732例汉族人(EH组365例,对照组367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查,并采集血样.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试剂盒)测量TGF-β_1血浆浓度.SNaPshot方法进行......
作者:杨建峰;石晓鹏;赵丹;邓峰美;钟华;王刚;王振焕;陈雄英;何芳 刊期: 2010- 06
-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心外科围术期心肌缺血与损伤的预测价值
目的通过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手术期不同时间人类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动态变化,评价h-FABP在术中对心肌缺血及损伤的预测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12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者各30例,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夹闭时及主动脉开放后10min、2h.6h、12h、24h取静脉血,检测h-FAB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心肌肌钙蛋白I(cT......
作者:刘银河;周义文;涂植光;姬尚义;陈曼;黄志勇;杨建安;Renneberg R;王毅;聂志勇;钟岸 刊期: 2010- 06
-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研究
目的使用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irtualhistologyintravascularultrasound,VH-IVUS)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织成分和形态特征.方法在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前瞻性连续收集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的、三支主要血管中直径狭窄≥50%的原位粥样斑块病变,进行灰阶血管内超声以及二维和体积法VH-IVUS分析.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糖尿病(DM)组2......
作者:刘媛;刘学波;钱菊英;李晨光;戴宇翔;黄浙勇;葛均波 刊期: 2010- 06
-
后适应渐进模式通过线粒体途径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探讨后适应不同模式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线粒体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R/I)组、后适应逆向模式(R-Post,后适应处理方案短暂再灌注/缺血时间为30/10s,25/15s,15/25s,10/30s)组、后适应标准模式(S-Post,后适应处理方案为20/20sx4)组和后适应渐进模式(G-Post,后适应处理......
作者:张国明;王禹;李天德;张大为;刘秀华;杨菲菲;张慧;孙瑜;张亮 刊期: 2010- 06
-
血管紧张素-(1-7)在减轻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壁胶原合成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NG)-(1-7)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壁胶原合成的影响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ANG-(1-7)组和ANG-(1-7)+A-779组均行腹主动脉球囊扩张术,术后分别通过微泵持续静脉给予生理盐水(2.5μl/h)、ANG-(1-7)(576μg·kg~(-1)·d~(-1)......
作者:曾武涛;陈伟燕;冷秀玉;何建桂;马虹 刊期: 2010- 06
-
心房肌复极的电整复性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在体犬左、右心房肌的电整复性即动作电位时程整复性(APDR),观察其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潜在机制.方法使用单相动作电位技术记录14只犬左、右心房复极达90%的动作电位时程(APD_(90)),并通过S_1S_2程序刺激,观察APDR变化,即每一个舒张间期与刺激后发生心房肌复极APD_(90)的关系,并观察房颤的诱发情况.结果APD_(90)左心房为(157.4±43.5)ms明显......
作者:刘莹;夏云龙;高连君;杨东辉;李世军;尹晓盟;林治湖;杨延宗 刊期: 2010- 06
-
核素标记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监测心脏干细胞移植后存活情况
目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标记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无创性的显像,并评价移植后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布和存活情况.方法中华小型猪8只麻醉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经髂骨抽取骨髓20ml,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后用放射性核素~(18)F-FDG体外标记,以心肌内直接注射的方式注入梗死区,进行即刻、1h、2h和3h全身平面显像和心肌断层显像.体外锥虫蓝染色检测放射......
作者:沈锐;刘盛;钱海燕;刘辰;王道宇;郭风;刘秀杰 刊期: 2010- 06
-
肾交感神经活动及导管消融术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达国家高血压人群的发病率为30%~40%,而发展中国家可能会更高~([1-2]).资料显示血压水平越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越大,并导致每年全球约710万人死亡~([3]).高血压患者中顽固性高血压占20%~35%~([4]),通常药物治疗效果很差.......
作者:王平;杜昕;马长生 刊期: 2010- 06
动态资讯
- 1 无锡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现状调查
- 2 胃食管反流病与心房颤动发生及干预治疗的研究进展
- 3 答读者关于继续教育园地学分、电子邮件投稿和广告等问题
- 4 冠状动脉左主干及三支病变的血运重建策略SYNTAX研究解析
- 5 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伟大转折
- 6 消退素E1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7 交替进行纵向弛豫时间-横向弛豫时间磁共振成像判断缺血心肌活力的实验研究
- 8 2 338条胎儿心脏cDNA文库的表达序列标签测序分析
- 9 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C-344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 10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间隔及多瓣膜赘生物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 11 新型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
- 12 离退休老年高血压病及心脑血管突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 13 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介入治疗139例分析
- 14 无症状性冠状动脉内膜病变与冠心病危险因子关系的探讨
- 15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性别差异
- 16 高龄、高危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
- 17 经单桡动脉途径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同时行对侧造影的可行性
- 18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 19 睡眠因子1负性调控内皮祖细胞迁移的体外研究
- 20 CT血管成像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风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