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功能性单心室的分期外科手术疗效及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单心室的分期外科手术疗效及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收治并接受单心室分期姑息手术的功能性单心室患儿289例.患儿年龄中位数为10.0(6.0,35.4)个月,男性198例,女性9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患儿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率,患儿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
作者:邹明晖;曹凡;马力;夏园生;杨盛春;陈伟丹;陈欣欣 刊期: 2019- 02
-
成人单纯型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冠心病一例
主动脉弓离断是一种死亡率高的婴幼儿时期严重复杂心血管畸形,存活至成人罕见.在该病例报告中,1例有高血压病史的71岁男性患者因“胸痛”被诊断为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前行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时,意外发现单纯型主动脉弓离断,并成功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该病例提示,在诊疗高血压患者时,不应忽视四肢血压测量等体格检查,CT血管造影有助于发现主动脉弓离断并指导介入治疗.......
作者:陈烁淳;陈丽芳;陈晨;黄定品;陈勇春;傅钢泽 刊期: 2019- 02
-
血糖波动相关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比持续性高血糖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更大,其中血糖波动相关性心律失常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综述血糖波动的评估、血糖波动相关的心律失常及其可能机制,认为血糖波动是糖尿病患者各类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发生机制复杂.减少血糖波动幅度可能会降低糖尿病患者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缪凌枫;钱玲玲;王如兴 刊期: 2019- 02
-
人工智能及在心血管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随着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AI)技术的涌现,心血管医学向精准医疗的革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契机.AI技术具有梳理和分析大数据的能力,通过对临床大数据进行开发和验证,能够突破传统统计模型准确性和应用范围的局限,实现真实世界风险预测模型的灵活实时建立和校正,以及自动化实时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本文重点阐述了不同类型AI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精准医疗中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并对AI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精准医疗中的未来进行了......
作者:刘军;尹彤 刊期: 2019- 02
-
心理应激和心房颤动
焦虑、愤怒、压力、抑郁等心理应激相关情绪是心房颤动(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影响房颤消融手术效果,然而常被临床所忽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深入阐明心理应激和房颤间的关系,对房颤的防治工作和认识“心理-心脏”(双心)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心理应激与房颤发生率、影响房颤的机制等方面作一阐述.......
作者:王玲琳;石少波;杨波 刊期: 2019- 02
-
降脂治疗的新选择:PCSK9抑制剂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越来越重视调脂治疗,但在实际工作中,常见大剂量他汀类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胆固醇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是近期发现的非他汀类降脂药物的新靶点,alirocumab是一种全人源IgG1型单克隆抗体,作为PCSK9抑制剂,能结合PCSK9并抑制循环型PCSK9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从而阻止PCSK9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降解......
作者:马颖艳;韩雅玲 刊期: 2019- 02
-
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短期抗凝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择期PCI治疗的9769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抗凝治疗分为2组,抗凝组术后给予短期较低剂量的常规抗凝治疗(依诺肝素0.4ml1次/12h或磺达肝癸钠2.5mg1次/d皮下注射,至术后2~3d),进行30、180d及2年的随访,记录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
作者:宋莹;唐晓芳;许晶晶;王欢欢;刘如;蒋萍;姜琳;高立建;张茵;宋雷;许连军;赵雪燕;高展;陈珏;高润霖;乔树宾;杨跃进;徐波;袁晋青 刊期: 2019- 02
-
入院即刻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入院即刻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9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972例,按入院即刻血浆NT-proBNP四分位水平分为4组,即NT-proBNP<61ng/L组(733例)、61ng/L≤NT-proBNP<133......
作者:高翔宇;陈晖;丁晓松;武珊珊;魏巍;李虹伟 刊期: 2019- 02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荟萃分析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给予患者双联抗血小板(DAPT)治疗联用与不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主要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荟萃分析.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并追踪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手工检索国际上重要会议论文集.检索时间至2017年9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要求制定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共获文献977篇,排除重复......
作者:车千秋;吴强;梁宇博;孙润民;吕倩文;马俊丽;胡浩;林欣;许广莉;孙守刚;张春;王琼英;余静;白锋 刊期: 2019- 02
-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价值
目的探讨入院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并在发病12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STEMI患者255例.入选患者年龄(61.1±11.2)岁,男性189例,女性6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是否自发再通,将急性STEMI患者分为非自发再通组[梗......
作者:赵一品;季莹莹;王丰云;王顺利;来桂棵;王同;汤建民 刊期: 2019- 02
动态资讯
- 1 营养评价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
- 2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血症的处理
- 3 应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评价药物对周围动脉斑块组织特性的作用
- 4 红景天苷通过激活钙离子/钙调蛋白/钙调蛋白激酶δ/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通路抑制高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
- 5 腱糖蛋白-C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及其分泌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影响
- 6 血管内超声分析斑块组成与冠状动脉重构之间的关系
- 7 冠状动脉成形术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内皮素的影响
- 8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 9 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与十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关系的研究
- 10 重视并循证规范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的风险评估
- 11 瓣膜置换术后的射频消融治疗二例
- 12 经皮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阻塞136例分析
- 13 2011欧洲心脏病学会妊娠心血管疾病诊治指南解读
- 14 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中国专家共识
- 15 2009至2013年湘雅医院肺高血压患者的分类和诊治特点
- 16 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评价
- 17 内皮细胞表型改变对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及迁移的作用
- 18 血脂和内皮功能异常在微血管性心绞痛发病学中的意义
- 19 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术对离体动脉壁成像的探讨
- 20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进行院外多因素强化干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