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10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特点分析
心肌梗死的发病有季节和时间规律.本研究连续收集我院1994年至2004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资料,分析月、周、日发病规律.......
作者:李静;华琦 刊期: 2006- 09
-
心力衰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变化
本研究检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循环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探讨心衰免疫功能异常的某些机制.......
作者:姚恒臣;李复领;赵宗进;陈双峰 刊期: 2006- 09
-
直立倾斜试验对反复晕厥发作的预测价值
不明原因晕厥(UPS)在普通人群平均患病率约为22%.直立倾斜试验(HUTT)是诊断UPS的有效方法,其对临床反复晕厥发作是否具有预测价值尚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HUTT对偶发晕厥与反复晕厥患者诊断进行比较,探讨HUTT对反复晕厥发作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成;李茗香;林萍;李雯;郑慧芬;薛小红;许毅;谢振武 刊期: 2006- 09
-
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机械活动延迟与右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机械活动延迟与右室收缩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51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按肺动脉高压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并选取3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QTVI)取心尖四腔切面分别测量右室三尖瓣环、室间隔三尖瓣环收缩期达峰时间,二者差值为右室机械收缩延迟时间(RV-IVSd);常规二维超声同一切面测量右室舒张末期面积、收缩末期面积,计算出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a%).结果(......
作者:蒲朝霞;林玎;郑胜州 刊期: 2006- 09
-
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脏意外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心绞痛患者分成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74例,男45例,女29例;UAP患者56例,男29例,女27例.分别检测其血清hs-CRP、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
作者:朱红秋;朱平安;沈双宏;汪润;赵毅 刊期: 2006- 09
-
对氧磷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复合物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PON)基因多态性(PON1T-107C、PON2C311S)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HTL)复合物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20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及11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者进行研究,采用竞争性ELISA法测定血浆HTL复合物水平;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Hcy的水平;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
作者:秦勤;李颖莉;赵福梅;王红;李杨;崔让庄;赵炳让 刊期: 2006- 09
-
冠心病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的变化及其与白细胞介素8、溶血磷脂酸的关系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的变化,并通过测定IL-8、LPA等相关细胞因子,对sPLA2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62例患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10例,稳定性冠心病(SCHD)63例,正常患者89例,分别测定sPLA2、白细胞介素8(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sPLA2......
作者:于路;姜文兵;傅国胜;秦光明;王俊宏;黄兆铨 刊期: 2006- 09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致死性肺栓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致死性肺栓塞的患者,探讨其临床转归和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科6年来所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致死性肺栓塞的病例,观察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结果共7例患者(男5例,女2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致死性肺栓塞;平均年龄(55.9±11.7)岁;其中单纯冠状动脉造影5例,介入治疗2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冠状动脉介入术24h后下地时或排便时突发呼吸心跳停止.经紧急心肺复苏,除颤后仍......
作者:陈欣;陈韵岱;吕树铮;张金荣;刘欣;陈华 刊期: 2006- 09
-
环氧化酶在大鼠缺血心肌血管生成及内皮祖细胞动员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COX)1、2在缺血心肌血管生成和内皮祖细胞动员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心肌缺血加选择性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组、心肌缺血加选择性COX1抑制剂valerylsalicylate(VS)组和单纯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组于术后1周取血浆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计数内皮祖细胞和缺血心肌组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28天后取缺血区心肌免......
作者:周健;黄岚;晋军;武晓静;方玉强;宋明宝;赵刚;赵晓辉;周音频 刊期: 2006- 09
-
冷冻消融对犬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
目的观察冷冻导管消融对犬心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探索冷冻能量的消融价值.方法对14只杂种犬进行心肌的冷冻消融,设置不同的消融温度和时间参数等(-25℃、4min,-50℃、4min,-75℃、4min,-75℃、2min,-75℃、6min,-75℃、8min),分别从心外膜和心内膜进行消融,并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损伤范围.结果冷冻消融造成局灶的心肌组织坏死,灶边界清楚,周围组织无损伤.损伤的范围与......
作者:冯金芝;汪芳;陈岗;孟伟栋;薛吉祥;孙宝贵 刊期: 2006- 09
动态资讯
- 1 急性肺栓塞的动物实验研究
- 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疗效评价
- 3 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 4 利多卡因敏感性短QT综合征一例
- 5 冠心病患者ATP结合盒转运子1基因R219K变异的研究
- 6 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地位
- 7 心脏X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内外镁离子浓度的变化
- 8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介入治疗
- 9 239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分析
- 10 房间隔缺损患者心肌组织基因表达谱系特征的初步分析
- 11 男性心尖球形综合征一例
- 12 右位心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一例
- 13 26例女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 14 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发病易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 15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 16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异舒吉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识别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存活心肌的准确性
- 17 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
- 18 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多发性大动脉炎一例
- 19 慢性肾脏病的心血管并发症
- 20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