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第9期文章
  • 骨髓干细胞移植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降低大鼠缺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MP2/TIMP1)系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室重构.方法结扎雌性SD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随机分为2组:移植组大鼠7只,移植雄性SD大鼠来源的骨髓干细胞(5×106)到梗死后瘢痕区.对照组大鼠7只,移植等体积的PBS到瘢痕心肌.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价左室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心肌MMP2和......

    作者:郭豫涛;李小鹰;吴迪;姚克群;陈平;马康涛;周春燕 刊期: 2006- 09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与血浆肾素活性、抗利尿激素、脑利钠肽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钠水平与血浆肾素活性(PRA)、抗利尿激素(ADH)、脑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1例伴低钠血症的心衰患者(低血钠组)和35例正常血钠的慢性心衰患者(正常血钠组)的血浆PRA、ADH、BNP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内的再住院率.结果低血钠组的心衰患者血浆PRA、ADH、BNP水平均较正常血钠组相同心功能级别者显著升高.低血钠组与正常血钠组心功能......

    作者:富路;葛海龙;李佳;陈光远;李元十;谢荣盛;范春艳 刊期: 2006- 09

  • 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疗效和β1受体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β1受体(Arg389Gly)基因多态性和靶剂量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疗效的相关性,预测心衰的预后.方法110例心衰患者,靶剂量比索洛尔治疗3个月后作β1受体Arg389Gly多态性测定,将患者分成CC组(Arg389Arg)、CG组(Arg389Gly)、GG组(Gly389Gly),观察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变化的组间差异.另选取100例正常健康人群,比较正常人群和心衰患者之......

    作者:俞文萍;罗明;邓兵;宋浩明;王宏保 刊期: 2006- 09

  • 钙离子激活性氯通道在犬心力衰竭心肌功能重塑的观察

    目的观察Ito第2个成分Ito2即钙离子激活性氯通道(CLCA)是否参与心力衰竭(心衰)心脏的功能重塑.方法快速起搏犬右心室,诱发心衰,酶学法分离心肌细胞,以经典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评价心衰时Ito2电流密度的变化、Ito2与L-型钙通道电流(ICa-L)的关系和在恒定的细胞内钙浓度条件下Ito2与膜电压的关系.用氯通道阻断剂4,4'diisothiocyanostilbene-2,2'-disul......

    作者:浦介麟;李宁;马克娟;王洪涛;腾思勇;Jonathon C.Makielski 刊期: 2006- 09

  •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利弊探讨

    1976年日本学者Endo和他的同事从青霉菌中分离出美伐他汀后,他汀类药物(他汀类)的应用成为调脂药治疗史上的重大转折.许多临床和动物试验表明,他汀类除了具有调脂作用,还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症状和预后,无论心衰的病因、胆固醇水平如何以及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衰患者都能从该类药物治疗中受益.但也有些研究认为,他汀类的应用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下面就其利弊进行探讨.......

    作者:李为民;孔一慧 刊期: 2006- 09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仍需加强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非常困难,过去采用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方案虽然能够改善症状,但不能改善预后.上世纪80年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问世,开创了药物治疗能够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的新纪元.......

    作者:施仲伟 刊期: 2006- 09

  •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疾病的预后和并发症产生上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作为一种阻断RAAS的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功不可没.美国和中国的收缩期心力衰竭指南均将ACEI列为治疗的基石[1].但ACEI也有其缺陷或局限性:如对血管紧张素Ⅱ生成的阻遏作用是不完全的;对组织RAAS的阻遏作用可能并不理想,而组织RAAS......

    作者:黄峻 刊期: 2006- 09

  • 正确掌握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时机

    随着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β受体阻滞剂--这种曾禁用于心衰患者的药物,在慢性心衰中的治疗地位逐渐被认可,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其卓越的疗效.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相比,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有效改善心脏重构,还能显著减少猝死.依据心衰大型研究的结果,ACEI与安慰剂相比使死亡率降低25%~26%,而β受体阻滞剂在已经应用了利尿剂和ACEI等标准治疗的基础上......

    作者:吴学思 刊期: 200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