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年第8期文章
  •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与常规心尖部起搏的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所入选患者按右心室起搏电极置入部位随机分为被动固定导线心尖部(常规组)和螺旋电极起搏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非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非常规组在术中测试起搏阈值及电流明显高于常规组,但术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阻抗及R波振幅二者无明显差异.非常规组起搏时QRS时限较常规组明显要窄,但差异无统计......

    作者:邓晓奇;CAI Lin;唐炯;LIU Han-xiong;刘剑雄;HE Chuan;燕纯伯 刊期: 2008- 08

  • 空腹血糖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五年预后的关系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空腹血糖(FPG)水平与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关系,为论证FPG受损(IFG)诊断标准提供相关心血管终点事件的依据.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成功接受PCI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269例,按照基线空腹血糖水平分为4组(组1:FPG......

    作者:SU Hai-yan;潘长玉;LIU Min;JIN Meng-meng 刊期: 2008- 08

  • 药物洗脱支架与切割球囊预扩张后置入金属裸支架治疗前降支开口病变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前降支开口病变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并与早期应用切割球囊预扩张后(CBA)置入金属裸支架(BMS)的近、远期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自2003年11月至2005年5月采用DES对51例连续前降支开口病变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选自2000年5月至2003年11月应用CBA+BMS治疗前降支开口病变的连续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要求所有患者在介入治疗后6~8个月进行冠状动脉造......

    作者:CHEN Ji-lin;高立建;GAO Run-lin;YANG Yue-jin;秦学文;QIAO Shu-bin;徐波;YAO Min;刘海波;吴永健;袁晋青;CHEN Jue 刊期: 2008- 08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与微量白蛋白尿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采集200例体检高血压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测量血压、身高、体重,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及尿蛋白,对尿蛋白阴性的患者再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后评价患者的危险分层.根据国际通用的简易智力状况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得分进行认知功能评定......

    作者:CHEN Xiao-ping;武娟;PENG Qing;黄鹤;毛振兴;黄彦;JIANG Ling-yun;祝烨;郑庭林;ZHOU Xiao-mei;李宏萍;黄德嘉 刊期: 2008- 08

  • 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心肺运动功能

    目的评估高血压及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心肺运动功能改变并探讨LVH对心脏贮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H组和非LVH组,选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内置同步12导联心电图的运动心肺功能仪测定和比较各组在分级递增运动后达无氧阈(AT)和大摄氧量(VO2max)时的代谢当量(METs),摄氧量(VO2),公斤体重摄氧量(VO......

    作者:傅路红;YE Ping-xian;孙志凌;XIANG Yan-fang;朱献忠 刊期: 2008- 08

  • 辛伐他汀对心肌肥厚的防治作用及其与JAK激酶/信号转录活化因子通路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心肌肥厚的防治作用及其与JAK激酶/信号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心肌营养素-1(CT-1)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厚动物模型.通过改良Lowry法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相差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表面积.逆转录聚合酶链法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GT)mRNA及c-fosmRNA表达.尾动脉无创测量大鼠收缩压的变化.称量心脏......

    作者:吴扬;刘娟 刊期: 2008- 08

  • 从钙离子调控改变探讨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逆转甲状腺素促心肌肥厚的机制

    目的研究甲状腺素诱导的肥厚心肌细胞内钙调控变化及其机制,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逆转甲状腺素促心肌肥厚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左旋甲状腺素(L-Thy)建立兔甲状腺素性心肌肥厚模型,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内径(LV)及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后收集心肌标本,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结构改变,Fluo3/AM荷载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逆转录聚合......

    作者:SU Li;代引;DENG Wu;YIN Yue-hui 刊期: 2008- 08

  • 一氧化氮对缺氧复氧处理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活性和表达的影响

    目的验证缺氧复氧诱发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表达和活性的增加是否由一氧化氮(NO)介导.方法分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缺氧复氧组、非特异性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组(L-NAME组)、缺氧复氧和L-NAME组(L-NA+H/R组).心肌细胞中PTP-1B的活性和表达分别由405nm的光谱测量仪和Westernblot法检测.同时分析心肌细胞......

    作者:宋慧文;WANG Lin 刊期: 2008- 08

  • 亚硝酰氢对正常及衰竭心脏的作用

    亚硝酰氢(nitroxylhydrogen,HNO)是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的单电子还原产物,相对于其他氮氧化物,具有独特的生物化学特性.新研究表明,HNO可增加正常及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时心肌收缩力,同时改善心肌舒张功能.这种潜在的药理学活性使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作者:田野;ZHONG Xin;程佳丽;GAO Wei-dong 刊期: 2008- 08

  • 扩张型心肌病转基因模型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约25%的人类特发性DCM为遗传性,目前仅发现少量的相关缺陷基因.而与肥厚型心肌病(HCM)相关的基因变异已有诸多发现.DCM和HCM是心肌病的常见类型,约10%的HCM患者终会进展为以左心室扩张为主的DCM.......

    作者:BAI Ying-nan;胡凯;GE Jun-bo 刊期: 2008- 08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