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先天性右心室双出口的新分型方法及其对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
目的探讨先天性右心室双出口(DORV)的新分型方法,及其对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治疗的521例DOR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大动脉的位置关系[分为大动脉关系正常(NA)和大动脉关系异常(AA)]、室间隔缺损与大动脉是否相关[分为大动脉相关室间隔缺损(VSD-A)和远离大动脉的室间隔缺损(VSD-N)]和肺动脉口是否狭窄[分为合并狭窄(POT......
作者:逄坤静;孟红;王浩;胡盛寿;花中东;潘湘斌;李守军 刊期: 2015- 11
-
心肌淀粉样变性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
目的总结心肌淀粉样变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别是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期间经组织病理活检证实为心肌淀粉样变的3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MRI的特点.结果心肌淀粉样变患者发病年龄较晚,平均(54±11)岁,且多见于男性(20例,64.5%),血压基本正常.患者入院症状各异,以下肢水肿(13例,41.9%)、胸闷憋......
作者:赵蕾;田庄;方全 刊期: 2015- 11
-
中国N末端B型利钠肽原、B型利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来源及决定限的分布
目的统计2014年中国参加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实验的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B型利钠肽(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参考区间来源,并描述决定限的分布.方法提取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4年全国NT-proBNP、BNP和Hcy第1次室间质量评价回报结果中参考区间和决定限的相关信息.剔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使用MicrosoftExcel2007和SPSS1......
作者:张路;王薇;钟堃;何法霖;王治国 刊期: 2015- 11
-
犬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与交感神经重构的关系
目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新发心房颤动犬模型,并探讨新发心房颤动与交感神经重构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成年比格犬分为4组,A组结扎左回旋支(n=6),B组结扎左回旋支、右房前支和右房中间支(n=6),C组结扎前室间支(n=6),D组为假手术组(n=6).测定心肌梗死前、梗死后30min、2h和4h的心房颤动诱发率、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有效不应期(ERP)、心肌酪氨酸羟化酶(TH)和去甲肾......
作者:祖克拉·吐尔洪;周祁娜;王红丽;周贤惠;李耀东;张宇;李晋新;张疆华;邢强 刊期: 2015- 11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延迟性心脏压塞一例
患者男性,60岁,因“间断胸痛9年余,下肢水肿3个月,呼吸困难20d”,于2015年3月17日入院.患者9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骨后闷痛.4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近段偏心性狭窄70%;左前降支近中段狭窄75%;左回旋支细小,开口狭窄90%,中远段狭窄50%~60%;右冠状动脉近中段内膜不光滑;后降支中段狭窄30%.造影后于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分别置入药物洗脱支架1枚.......
作者:刘鑫;陈少敏;曾辉;吴松;张喆;王贵松;冯新恒;郭丽君;高炜 刊期: 2015- 11
-
重症肌无力合并应激性心肌病一例
患者女性,65岁,因“左眼睑下垂3年余,加重1个月,突发呼吸困难6h”于2015年1月23日15:00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左眼睑下垂,抬起费力,休息后好转,疲劳后加重,无晨轻暮重,无复视,服用溴吡斯的明(6粒/d)后症状好转.1年前因情绪激动,出现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连续咀嚼无力、吞咽困难,双上肢近端无力症状加重,抬臂动作受影响,溴吡斯的明逐渐加量至10粒/d,但症状持续加重,于2015年1月......
作者:高欣;朱皓 刊期: 2015- 11
-
吸食冰毒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患者男性,29岁,因“吸食冰毒后突发剧烈胸痛1h余”,于2011年11月12日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入院前1h余吸食冰毒,数分钟后突发胸痛,以胸骨后为主,呈压榨性疼痛,疼痛难以忍受,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送入我院急诊室后约10min,患者突发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四肢抽搐,血压测不出,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心电监护仪提示心室颤动.随即予电除颤、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注射肾上腺素、建立静脉通道.治疗......
作者:杨雪林;邹海 刊期: 2015- 11
-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致L(o)ffler心内膜炎及心原性栓塞一例
患者男,4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于2013年5月9日来我院就诊.入院前1个月患者出现活动耐量下降,偶有脚踝处水肿.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及心房颤动等家族史,无疫区居住史.入院查体示轻度贫血貌,心脏向左侧扩大,二尖瓣听诊区闻及3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作者:孔令秋;钟雪梅;王芳;唐红 刊期: 2015- 11
-
自噬:一种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靶点
自噬(autophagy)的定义是由Ashford和Porter在1962年发现细胞内有“自己吃自己”的现象后提出的,是指从粗面内质网的无核糖体附着区脱落的双层膜包裹部分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等成分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自噬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能见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erosis,......
作者:明星;王永顺;崔金金;刘惊今;刘友斌;于波 刊期: 2015- 11
-
长链非编码RNA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人类基因组中,可转录基因占据了90%的比例[1],但这其中仅有2%为蛋白编码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表明,人类仅存在约20000~25000个蛋白编码基因[2],与线虫的编码基因数量相仿[3].人们不禁产生疑问,基因组中其余98%可转录基因是什么,他们的功能是什么.得益于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转录组学生物信息算法的日趋完善,人们逐渐意识到基因组中除蛋白编码基因外,其余绝大多数均以非编码RNA的形式存在于......
作者:吴庚泽;曾春雨 刊期: 2015- 11
动态资讯
- 1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评估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肌代谢的影响
- 2 冷冻消融对犬心脏电生理特征和心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及血清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 4 泛素及大鼠蛋白酶体第三亚基在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的表达
- 5 他汀类药物的肝脏安全性
- 6 不同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 7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颈背部和胸腔出血一例
- 8 血红素氧化酶基因启动子GT序列变量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
- 9 线粒体连接蛋白43参与缺血后处理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0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无休止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 11 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双心室同步起搏即刻疗效
- 12 重视经皮心室间隔心肌消融术的安全性
- 13 答关于《微栓子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的关系探讨》一文的意见
- 1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名单
- 15 缝隙连接阻断剂16-DSA对SD大鼠心脏的影响
- 16 美国和欧洲稳定性冠心病诊治指南解读
- 17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水平的性别差异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 18 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临床分析
- 19 2013HRS/EHRA/APHRS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 20 家庭远程监测系统在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