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犬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与交感神经重构的关系
祖克拉·吐尔洪;周祁娜;王红丽;周贤惠;李耀东;张宇;李晋新;张疆华;邢强
关键词:心房颤动, 心肌梗死, 肾上腺素能纤维
摘要:目的 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新发心房颤动犬模型,并探讨新发心房颤动与交感神经重构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成年比格犬分为4组,A组结扎左回旋支(n=6),B组结扎左回旋支、右房前支和右房中间支(n=6),C组结扎前室间支(n=6),D组为假手术组(n=6).测定心肌梗死前、梗死后30min、2h和4h的心房颤动诱发率、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有效不应期(ERP)、心肌酪氨酸羟化酶(TH)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阳性神经纤维密度.结果 (1)右心房和左心耳Burst刺激后,B组的心房颤动诱发率高分别为96.7%(58/60)和95.0%(57/60),A组高分别为81.7%(49/60)和38.3%(23/60),C组高分别为28.3%(17/60)和35.0%(21/60),D组高分别为20.0%(12/60)和33.3%(20/60).(2)梗死后4h,B组左心耳心房颤动持续时间为(193.5±54.7)s,均长于A组的(53.8±9.4)s、C组的(45.0±19.5)s和对照组的(16.7±4.5)s(P均<0.05).(3)B组梗死后30min的左心耳ERP为(173.8±8.0)ms,长于梗死前的(162.5±6.4)ms(P<0.05);梗死后2和4h的左心耳ERP分别为(145.0±6.1)ms和(137.2±6.3)ms,均较梗死前缩短(P均<0.05).(4)左心房和左心耳TH阳性神经纤维密度A组分别为(3485±694)μm2/mm2和(2645±454)μm2/mm2,B组分别为(7873±1159)μm2/mm2和(3070±605)μm2/mm2,均分别高于C组的(1474±475)μm2/mm2和(1177±277)μm2/mm2及对照组的(678±206) μm2/mm2和(489±125)μm2/mm2(P均<0.05),且B组右心房、右心耳的TH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高于A组(P均<0.05);左心房和左心耳NET阳性神经纤维密度A组分别为(476±75)μm2/mm2和(414±52)μm2/mm2,B组分别为(527±81)μm2/mm2和(429±85)μm2/mm2,均分别低于C组的(1044±105)μm2/mm2和(867±67)μm2/mm2及对照组的(1438±60)μm2/mm2和(1027±119)μm2/mm2(P均<0.05).结论 同时结扎犬的左回旋支、右房前支和右房中间支,可明显提高AMI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建模成功率和心房颤动持续时间;AMI后的心脏交感神经重构可能与心房颤动的触发和持续有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