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年第1期文章
  • 肥厚型心肌病一家系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肌病,本文报道了肥厚型心肌病一家系.该家系先证者同时携带5个罕见变异,分别为TNNI3:p.L144R、MYBPC3:p.S1182R、MYL2:p.E68fs、CTNNA3:p.S760P和DSP:p.I814T.先证者出现心脏性猝死、心室壁变薄等高危临床表型较早,提示肥厚型心肌病具有明显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复合致病基因变异叠加效应可使临床表型更严重.基因诊......

    作者:刘福颂;王芳;刘杰;邢晓博;徐晟伟;朱玉召;邹红梅;赵雯娜;刘宗涛;孙芳芳 刊期: 2019- 01

  • 腔内修复术治疗免疫球蛋白G4相关慢性腹主动脉周围炎一例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慢性腹主动脉周围炎是一种罕见疾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依靠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辅助诊断,应予早期治疗.该文报道1例67岁男性免疫球蛋白G4相关慢性腹主动脉周围炎患者的诊疗,以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对于其并发的动脉瘤性疾病,腔内修复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选择.......

    作者:王肖;黄连军;曾庆龙 刊期: 2019- 01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急性左主干闭塞一例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手术期出现的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并发症,患者死亡风险高,尤其是合并左主干闭塞时,死亡风险更高.该文介绍1例患者经股动脉自膨式瓣膜置入术后即刻出现顽固性低血压,造影证实为左主干急性闭塞,立即行介入治疗开通左主干,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术后随访1年,患者病情稳定.......

    作者:王斌;康慧元;苏茂龙;赖可可;王焱 刊期: 2019- 01

  • 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栓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常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继发血栓形成.然而,临床上亦有冠状动脉正常的情况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其中冠状动脉栓塞是主要病因之一.该文报告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栓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并分析诊断依据、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以期为临床诊治类似病例提供参考.......

    作者:陈俊;李娟;王岳松;章萍 刊期: 2019- 01

  • HEART评分在急诊室胸痛患者中应用的进展

    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应当积极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确定能够安全离院的患者,是急诊室医师处理胸痛患者所面对的重大挑战.指南推荐对急诊室胸痛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从而做出医疗决策,而传统评分系统如TIMI评分和GRACE评分因为分层的准确性不高,在急诊室未得到广泛使用.HEART评分将胸痛患者分层为低度危险(0~3分)、中度危险(4~6分)和高度危险(≥7分),并分别做出医疗决策,适用于对急诊室内S......

    作者:刘兆润;张宁;倪娜;吴国刚;李吉涛;董丽 刊期: 2019- 01

  • 微小RNA-17-92基因簇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微小RNA这类转录后调控非编码小RNA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微小RNA-17-92基因簇是目前研究得较为深入的微小RNA之一,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与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以及心脏疾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者:黄华佗;陆玉兰;王春芳;雷茗;王荣;韦叶生 刊期: 2019- 01

  • 肥厚型心肌病潜在治疗新靶点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正处在由传统药物治疗过渡到靶向治疗的转型期.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肌细胞钙离子内环境、肌球蛋白ATP酶靶点、晚钠电流异常、心肌能量代谢通路为代表的多种发病机制的相关靶点逐渐由基础研究阶段转化为临床药物试验阶段,为改善预后及治愈肥厚型心肌病带来希望.......

    作者:何山;田庄;张抒扬 刊期: 2019- 01

  • 应用血管腔内影像学指导和优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和疗效判定的“金标准”,但随着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的快速发展,冠状动脉造影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精准诊治的需求.血管腔内影像学(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已从初仅用于研究的手段,逐渐成为帮助医生精准完成介入诊治的重要方法.2018年欧洲心血管介入协会发布了“腔内影像学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第一部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和优化”.腔内影像学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将对易损斑块的......

    作者:韩雅玲 刊期: 2019- 01

  • 联合血栓抽吸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联合血栓抽吸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PPCI的STEMI患者321例.根据介入治疗是否联合血栓抽吸,将入选患者分为PPCI组(189例)和联合血栓抽吸组(132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PPCI术中和围手术期资料,记录术后主要终点事件(包......

    作者:沈冲;王乐丰 刊期: 2019- 01

  • 隐静脉桥斑块的虚拟组织学成像血管内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应用虚拟组织学成像血管内超声(VH-IVUS)技术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隐静脉桥斑块特征.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隐静脉桥狭窄≥50%并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有心肌缺血症状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年龄(64.4±7.9)岁,男性占88.9%(40例).介入治疗前于隐静脉桥病变处行VH-IVUS检查,并进行斑块......

    作者:刘寅;崔壮;王玥莹;孙博;肖健勇;高明东;王霁翔;巩晓文;凤思苑;高静 刊期: 201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