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预后分析
目的总结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对LVNC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连续入选自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经超声心动图和(或)心脏磁共振成像确诊为LVNC并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或多排螺旋CT(MDCT)检查的患者共51例,总结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分析冠状动脉病变对LVNC预后的影响.结果20例(39.22%)患者合并冠心病,其中单支病变9例,双支病变3例,三支病......
作者:高晓津;康连鸣;张健;江勇;赵世华;陆敏杰;程怀兵;罗晓亮;蒋文;吕蓉;祝捷;杨跃进 刊期: 2011- 08
-
心电图评价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病变程度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的病变程度与心电图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61例已确诊的ARVC患者,根据心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将其按病变侵犯部位分为右心室局部病变组、右心室弥漫病变组、双心室病变组,分析比较三组的心电图特征.结果心脏MRI结果显示右心室局部病变组19例(31%),右心室弥漫病变组28例(46%),双心室病变组14例(23%).心电图正常者3例,三组中......
作者:赵英杰;贾玉和;关立克;韦伟;王靖;毛克修;陈旭华;刘萧燕;张澍;楚建民 刊期: 2011- 08
-
美托洛尔在治疗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电风暴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剂量调整在治疗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后电风暴(ES)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ICD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ES定义为24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VTA)导致ICD治疗或ICD监测到持续30s以上的VTA,但未发放治疗.结果在(27.5±21.2)个月的随访期内,有39例(32.8%)患者发生ES,平均年龄(52.0±13.1)岁.ES患者中共有9例......
作者:余金波;杨兵;徐东杰;陈明龙;单其俊;邹建刚;陈椿;张凤祥;侯小锋;李文奇;张荣;曹克将 刊期: 2011- 08
-
系统性血管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临床特征
目的阐述系统性血管炎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99年1月至2009年10月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15例系统性血管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贝赫切特综合征(BS)6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3例,大动脉炎2例,结节性多动脉炎(PAN)、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Wegener肉芽肿(WG)和川崎病各1例......
作者:杨静;徐东;沈珠军;王崇慧;张抒扬;范中杰;金晓峰;曾勇;刘震宇;谢洪智;方全 刊期: 2011- 08
-
起搏器置入患者的640层CT冠状动脉成像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应用640层动态容积CT行冠状动脉(冠脉)成像的可行性和图像质量.方法16例体内置入心脏起搏器的连续病例应用640层容积CT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冠脉成像.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诊断医师双盲评价冠脉15个节段的图像质量以及起搏器电极的金属伪影对冠脉节段的影响,同时记录扫描过程中的心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起搏器置入患者640层CT冠脉造影图像质量优良率达到99.07%,1级占到8......
作者:王振;丁忠祥;狄幸波;袁建华 刊期: 2011- 08
-
冠状动脉瘘的CT血管成像表现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瘘的CT血管成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717例行冠状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病例,其中诊断冠状动脉瘘66例.综合多种后处理图像,记录冠状动脉瘘的起源、瘘口、冠状动脉有无斑块及狭窄.其中1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的异同.结果66例冠状动脉瘘中,起源于双侧冠状动脉21例,左冠状动脉26例,右冠状动脉19例;而瘘口在肺动脉41例,左心房10例,右心房8例,左心室......
作者:杨姗;曾蒙苏;恽虹;马剑英;陈刚;钱菊英;张志勇 刊期: 2011- 08
-
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取apoE-/-小鼠18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C57BL/6小鼠12只为对照组.apoE-/-小鼠予高脂饲料,C57BL/6小鼠予普通饲料.12周后,随机抽取C57BL/6小鼠和apoE-/-小鼠各6只,判断是否成模.将成模后余下的12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瑞舒伐他汀10mg·k......
作者:骆仁娜;陶立坚;周军;王睿;陆苗苗;府晓 刊期: 2011- 08
-
肺动脉压正常的房间隔缺损合并紫绀一例
患者男性,13岁.5年前出现活动后乏力,入院前2年出现活动后嘴唇及四肢末梢青紫,休息后缓解,入院前2个月,因感冒后出现活动后气急加重,并出现持续性紫绀,心悸,胸闷,无咳嗽、咯痰,无不能平卧,无双下肢水肿,睡眠及饮食正常.患者父母亲及直系亲属均健康,无家族性遗传病史,其母无烟酒摄入等不良嗜好,怀孕期间未接触到化学毒物或物理辐射,孕1产1,患者顺产,5年前患者发育及活动与同龄儿童无异.......
作者:周勇;姜海滨;陈少萍;秦永文 刊期: 2011- 08
-
起搏器置入误穿锁骨下动脉血管缝合器缝合一例
患者男性,86岁.2001年3月3日因心悸、乏力在我院诊断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为35次/min左右.于2001年3月4日行永久起搏器置人术,常规消毒铺巾后在1%利多卡因局麻下穿刺右锁骨下静脉,透视下送导丝后置入10.5F静脉鞘管.送电极不能达右心室,反复调整,发现电极进入降主动脉方向,确认其位于动脉系统内,判定误穿右侧锁骨下动脉(图1),撤出电极,置换8F鞘管,无渗血返回病房.......
作者:梁克纪;游陆;袁德敏;卢有魁;王莹;张学玲;孙晓莉;隋吉明 刊期: 2011- 08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及其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机体维持心血管正常功能及电解质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过度激活RAS后,将会引起身体的一系列病理改变,而RAS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管紧张素(Ang)Ⅱ通过激活血管紧张素Ⅱ(AT)1型受体在介导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发展中的病理作用已被广泛认同.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同系物ACE2的被发现,AngⅡ的代谢调节方式又出现了新的路径.......
作者:崔坤;殷跃辉 刊期: 2011- 08
动态资讯
- 1 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 2 NF-κB反义和诱骗寡核苷酸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 3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 4 冠心病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 5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旋磨治疗的有效性
- 6 AT1受体胞外肽段ATR12181主动免疫对SHR心脏的保护作用
- 7 他汀类药物与肾脏损害
- 8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长期预后的相关性
- 9 血清B型尿钠肽与心电图QRS计分在急性心肌梗死左室收缩功能及梗死面积中的关系探讨
- 10 有氧代谢运动之父的人生传奇
- 11 电磁场与自主神经介导犬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 12 姐妹同患牙痛为主要症状的变异型心绞痛
- 13 中国39家大医院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调查
- 14 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发病易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 1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糖尿病心肌病的初步研究
- 1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专家讨论会会议纪要
- 17 动态血压周节律的临床观察
- 18 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 19 双室再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近期疗效
- 20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