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手术可逆转微小RNA的调控异常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手术前后外周血微小RNA(miRNA)的改变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和手术干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30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各10例),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房颤组分别在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和术后3个月取外周血,使用miRNA芯片进行全基因组miRNA表达谱微阵列分析,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调控......
作者:崔淯夏;苏迎;李龙;赵晟;南京;岳语喃;杨水祥 刊期: 2015- 12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评估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0至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胸痛待查患者108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组7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30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评分,检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应用Endo-PAT2000测得的反应性充血指数(RHI)评估患者外周动脉张力.评价不稳定性心绞痛患......
作者:何文芳;王喆;蔡军;池洪杰;杨新春 刊期: 2015- 12
-
老年主动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住院死亡病例尸体解剖中主动脉瘤的检出率及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人选北京医院病理科资料库中1969年4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间60~100岁的老年患者的系统病理解剖资料,共909例.回顾性分析其中经尸检病理证实存在主动脉瘤的病例,总结其病变性质、合并疾病特点和死亡原因.结果909例尸体解剖资料中,主动脉瘤59例,检出率为6.5%,生前未诊断35例(59.3%).与60~79岁的患者......
作者:王华;柴坷;方芳;李莹莹;刘东戈;杨杰孚 刊期: 2015- 12
-
血管内超声评估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性能和病死率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CTD)患者的肺血管性能的改变,研究其与血液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并评估PAH-CTD患者的病死率.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于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的高度可疑PAH-CTD患者51例.行右心导管(RHC)和IVUS检查后分成3组,即PAH-CTD组(n=25),其他类型PAH组(n=......
作者:蔡宗烨;李剑;孙灵跃;杨程德;沈节艳;何奔 刊期: 2015- 12
-
高发心脏性猝死的3型长QT综合征一家系报道
目的采用基因检测和电生理功能分析诊断长QT综合征(LQTS)患者,发现有潜在患病风险的家系成员,以提供临床评估与适当的治疗.方法采集和分析1例LQTS患儿及所在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同时选择200例具有相同种族背景的健康个体作为正常对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LQTS先证者候选基因KCNQ1、KCNH2和SCN5A外显子及附近上下游序列,直接测序并进行分析.如发现突变,进一步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
作者:周慧;Li Zhang;Ali Raza Ghani;朱文根;周琼琼;申阳;谢金燕;曹青;万蓉 刊期: 2015- 12
-
三维膜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体外培养效果的影响
目的通过将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miPSC)接种到由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材料制作的三维膜上,研究PHBHHx三维膜对干细胞存活、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寻找适合制作心肌补片的生物材料.方法复苏、培养和鉴定miPSC后,将miPSC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将miPSC接种到PHBHHx材料制成的三维膜上培养,对照组将miPSC接种到传统的细胞培养皿中培养.将其中一部分miPSC......
作者:许士俊;穆军升;张建群;伯平 刊期: 2015- 12
-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并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患者男性,69岁,因间断头晕、黑矇、晕厥3d于2014年12月12口入我院治疗.入院前3d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晕、黑矇,伴短暂意识丧失,每次发作1~3min后清醒,无肢体抽搐,无口吐白沫及肢体咬伤,无大小便失禁,发作后无肢体活动障碍,求治我院门诊,行心电图检查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6次/rmin;遂以“心律失常”收住院治疗.追问既往病史,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余年,曾多次在我院呼吸......
作者:刘东亮;王前胜;蔡继锐;吕云霞;彭庚;胡新荣;董艳彩;崔四龙;林伟 刊期: 2015- 12
-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一例
患者男性,64岁,因“突发胸痛3h”,于2014年11月5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高150/90mmHg(1mmHg=0.133kPa),否认糖尿病病史,不嗜烟酒.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44次/rmin,呼吸16次/min,血压73/48mmHg;嗜睡,神志淡漠;两侧瞳孔等大等圆;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少许散在湿性哕音;心率44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
作者:刘迎午;李彤;彭文近;段大为;吴鹏 刊期: 2015- 12
-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心血管疾病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4相关性疾病是近年来才被认识并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系统性疾病,其以病变部位肿胀,受累组织大量淋巴浆细胞特别是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席纹状纤维化为特点,常伴血清IgG4增高,但也可正常.目前研究发现IgG4相关性疾病可累及各个器官,例如胰腺(自发性胰腺炎)[1]、泪腺(米库利兹病)[2]、腹膜后(腹膜后纤维化)[3]、主动脉(主动脉瘤、主动脉炎)[4......
作者:吴学芬;苏玉莹;王晨琼;苗烨;董凌莉 刊期: 2015- 12
-
营养评价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即使优化综合治疗,患者的预后仍旧很差,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1].近年来研究发现营养不良为心衰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是恶病质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旦进入恶病质阶段,疾病进程不可逆转,干预效果差,因此早期确定心衰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营养干预,或成为改善预后的重要研究方向[2].但迄今为止,可以利用的心衰营养管理信息非常有限,特别是营养评价......
作者:林红;孙国珍;李新立 刊期: 2015- 12
动态资讯
- 1 冠心病患者中脂蛋白(a)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2 基质交感分子1与心血管疾病
- 3 纳米载体介导的抗转录激活因子核酶对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分子的抑制
- 4 血清可溶性ST2联合白细胞介素-33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辅助诊断价值的初探
- 5 β受体阻滞剂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6 增殖抑制基因与增殖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7 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可溶性Fas的影响
- 8 尼古丁对缺血心脏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
- 9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
- 10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预后的影响
- 11 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抗兔动脉粥样硬化
- 12 心绞痛患者冠状静脉-主动脉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差值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13 血脂异常防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14 DSE、SPECT检测家猪慢性冬眠心肌的对比研究
- 15 再次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疗效观察
- 16 血压晨峰
- 17 微小RNA-223-3p通过调节Rps6kb1/HIF-1α信号通路抑制缺血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
- 1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和改善大鼠心肌病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
- 19 硫酸镁抗实验性心律失常及其对INa电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 心脏核磁共振在心肌淀粉样变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