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经股动脉无鞘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无鞘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R)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在阜外医院住院的不宜行外科手术或外科手术风险为高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23例.多排螺旋CT或股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患者的股动脉小内径均<6.5mm,且合并严重钙化,不宜经鞘管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尝试经股动脉采用不置入动脉鞘管的无鞘技术置入国产Venu-A瓣......
作者:裴汉军;滕思勇;罗彤;吴永健;杨跃进;乔树宾;徐波;高润霖 刊期: 2017- 09
-
Ash2样蛋白和含Jumonji结构域的蛋白3对川崎病患儿干扰素γ组蛋白甲基化的影响及其在血管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Ash2样蛋白(Ash2L)和含Jumonji结构域的蛋白3(Jmjd3)对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干扰素γ(IFN-γ)基因组蛋白甲基化的影响及其在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并诊断为川崎病的患儿36例(川崎病组)和健康同年龄儿童28名(对照组).另外,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损伤,将川崎病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16例)和无冠状动......
作者:梅洁花;唐根;王勤;温鹏强;徐明国;崔冬;马东礼;刘琮;王国兵 刊期: 2017- 09
-
血小板功能系列检测对接受复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血小板功能检测(PFT)对复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复杂PCI治疗的602例冠心病患者,分别在PCI术后的第1、6和12个月使用透光率比浊法检测血小板功能,并计算其平均值,治疗期间高血小板活性(HTPR)定义为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平均血小板聚集度≥40%.受试者根据平均ADP聚集度分为HT......
作者:李梦梦;李全;任学军;玉献鹏;何继强;高阅春;吴长燕;罗亚玮;张宇晨;陈方;张晓玲 刊期: 2017- 09
-
心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15年3月在阜外医院行外科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9例心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4~53岁.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9例心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无症状4例(体检发现心脏杂音3例),出现心悸、胸闷和气短3例,上腹不适1例,间断发热1例.心电图出现ST段或T波改变2......
作者:杨秋蓝;唐兵;周晓辉;王剑鹏;王红月;王水云 刊期: 2017- 09
-
心原性休克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血清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心原性休克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6至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66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心原性休克,将患者分为无心原性休克组(51例)和心原性休克组(1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别于麻醉后即刻及术后4、8、16、24、48和72h收集患者的......
作者:张磊;王春;谷天祥;卢春茂;王子文 刊期: 2017- 09
-
CD137分子通过活化T细胞核因子c1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
目的探讨CD137分子信号是否通过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变.方法将小鼠VSMC采用组织块贴块法原代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CD137刺激组和CD137抑制组,以CD137L重组蛋白及抗CD137阻断型抗体分别激动和抑制CD137信号.在小干扰RNA试验中,将小鼠VSMC分为对照序列组与si-NFATc1组并分别转染对照序列与si-NFATc1序列.采......
作者:仲威;李波;刘俊;徐源;陈蕊;邵晨;王中群;严金川 刊期: 2017- 09
-
Takotsubo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性,66岁,因“突发晕厥1d”于2016年7月11日入院.患者在情绪激动后出现头晕、视物旋转,随后意识丧失,持续1~2min自行恢复,意识清醒后伴乏力.无胸痛、胸闷及出汗,无放射痛和心悸,无四肢抽搐及二便失禁.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1年,控制饮食,血糖控制可.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史.否认吸烟及饮酒嗜好.入院查体:体温36.5℃,呼吸17次/min,脉搏55次/min,血压123/66m......
作者:高翔宇;郭春燕;杨吉刚;吴永全;陈晖;张晓洁;李虹伟 刊期: 2017- 09
-
抑郁与心血管疾病
美国心脏协会(AHA)于2014年发表科学声明,将抑郁列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子[1].声明指出大量证据支持ACS后的抑郁是全因和心原性死亡以及复合终点(包括死亡率、非致命性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这个声明首次正式将心理学变量认定为心血管疾病终点的危险因素,具有历史意义.大量研究发现,抑郁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密切,那么二者究竟如......
作者:汤月霞;吴宗贵 刊期: 2017- 09
-
肌钙蛋白Ⅰ交互激酶:一个新的心肌重构的干预靶点
心力衰竭(心衰)是全球范围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2010年心衰患者有570万,每年新增患者55万,因心衰死亡28万,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超过400亿美元[1-2].在我国,心衰患病率为0.9%,35~74岁人群中心衰患者约400万[3].心衰是典型的增龄性疾病[3-4],我国正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心衰发病率逐年上升[3,5],其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作者:邱家勇;荆志成;王晓建;毛毅敏 刊期: 2017- 09
-
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氧化氮途径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提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40%~60%的心衰患者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HFpEF)[1],目前针对心衰的标准治疗方案可使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eartfailurewit......
作者:蒙颖;张正义 刊期: 2017- 09
动态资讯
- 1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
- 2 心脏三腔起搏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 3 广西黑衣壮族人群血压和血脂水平调查
- 4 氨氯地平抑制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 5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的尿激酶溶栓治疗
- 6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因分析
- 7 前列地尔脂肪乳剂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 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尽早服用他汀类药物
- 9 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酐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 10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
- 11 2011欧洲心脏病学会妊娠心血管疾病诊治指南解读
- 12 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心脏病理学特征
- 13 经冠状动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影响心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14 俯身呼吸困难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价的价值
- 15 恒磁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16 动态血压监测中第一小时白大衣现象研究
- 17 2011中国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论坛会议纪要
- 18 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与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指标、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研究
- 19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观察
- 20 雷米普利和尼群地平对不同危险程度高血压病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影响的对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