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年第7期文章
  • 2005至2006年全军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分析

    目的总结全军38所医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开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疾病、数量及出现的并发症,为今后开展此类手术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通过统一问卷收集全军各医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的病例资料统计表,包括实施介入治疗的病例数量、成功例数以及各种介入治疗出现的并发症,然后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回38所医院资料统计表.2年期间共进行介入治疗8862例,成功......

    作者:朱鲜阳;张端珍;on behalf of the Investigation team of Military St 刊期: 2008- 07

  • 云南七个家庭不明原因猝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云南不明原因猝死(SUD)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前瞻性的调查2005年发生在云南的不明原因猝死病例,分析了具有聚集性特征的7个家庭及相关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通过对2005年发病的7个发生聚集性猝死的家庭及其相关病例的调查资料,分析病例的临床特点.发现死者和同发病例除具有头晕、乏力、甚或反复晕厥等共同症状外,尤其采用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的消化道症状将聚集性病例分为两大类:(1)具有消化道......

    作者:张健;施国庆;HUANG Wen-li;鲍建中;YE Shao-dong;任金马;LI Zhao-xiang;俞梦越;GAO Xin;王跃兵;罗彤;LI Chong-jian;杨林;任晓庆;赵塑;宋来凤;NIU Cun-long;王红月;ZHAO Hong;Robert.E Fountaine;YANG Chong-fu;浦介麟;YANG Yue-jin;曾光 刊期: 2008- 07

  • 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与慢性肾脏病(CKD)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25例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血脂等生化指标,未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肌酐(Cr)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诊断CKD,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共识定义诊断MS.结果(1)MS患者肌酐水平显著高于非MS患者,eGFR水平显著低于非MS患者[Cr(93.8......

    作者:WANG Qing;陈欣;ZHAO Yan;高亢;孙一光;YANG Ming 刊期: 2008- 07

  • 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旁的房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已经成为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常规治疗手段.房速的起源点主要集中于界嵴部、三尖瓣及二尖瓣环周围、肺静脉内、冠状静脉窦口及希氏束旁区[1-5].而随着射频消融治疗的广泛开展和射频消融技术设备的不断进步,一些罕见的起源于特殊部位的房速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由于这类房速发生率低,临床资料有限,目前对其临床特征及电生理特点尚缺乏全面的认识.现将我中心自开展房速射频消融以来发现的3例起源于无冠窦旁的......

    作者:陈瑶;陶谦民;郑良荣;夏淑东;连苗军;王利宏;王兴祥 刊期: 2008- 07

  • 术后早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探讨环肺静脉消融术(circumferentialablationofpulmonaryvein,CAPV)治疗心房颤动(房颤)术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74例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41例,持续性房颤33例,均接受CAPV,术前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术后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B组术后3个月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所有患者通过心电图和Hoher进行随......

    作者:WU Gang;江洪;HUANG Cong-xin;杨波;HUANG He;王跃岭;WANG Xiao-hong;刘华芬;YANG Xin-hong 刊期: 2008- 07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与酒精性心肌病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酒精性心肌病形成过程中发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能量代谢紊乱和心脏重构,本研究探讨RAS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PPARγ在酒精性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即酒精组、酒精+厄贝沙坦组、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心肌RAS系统相关指标mRNA、PPARα和PPARγ蛋白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RAS系统活性,光镜、电镜和超声......

    作者:李为民;井玲;宋健;ZHOU Li-jun 刊期: 2008- 07

  • 微环境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表型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在非接触共培养的微环境中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hBMSC,用流式细胞仪鉴别其表面标记特征.采用transwell按1:10的比例共同培养hBMSC和SD乳鼠心室肌细胞.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转录因子GATA4的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检测横纹肌α-辅肌动蛋白、结蛋白、肌钙蛋白(cTn)T和cTnI等心肌细胞标志蛋白的表达......

    作者:李晓红;余细勇;林秋雄;SHAN Zhi-xin;张光峰;ZHANG Xiao;邓春玉;符永恒;KUANG Su-juan;黄薇;YANG Min;林曙光 刊期: 2008- 07

  • 瞬时受体电位亚族M7在小鼠心肌梗死后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小鼠心肌梗死后成纤维细胞(CF)上瞬时受体电位亚族M7样电流(TRPM7L)的变化及其对Ca2+信号的影响,探讨瞬时受体电位亚族(TRP)M7离子通道在CF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分离小鼠CF,培养传代小鼠CF及其基因沉默技术(SiRNA)转染,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小鼠CF缺血后及低pH值溶液下TRPM7L内外向电流特征,用钙荧光显像技术观察缺血心肌、酸性pH值时小鼠CF的C......

    作者:黎明江;ZHOU Yong-ming;唐艳红;CAO Feng 刊期: 2008- 07

  • 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胶原的表达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F)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表达和胶原生成的影响,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D-K)/Akt信号途径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胰酶和胶原酶双酶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CF细胞,应用EPO、AngⅡ、PI3-K抑制剂LY294002、NOS抑制剂L-NAME等不同因素干预.ELISA法检测CF......

    作者:张新金;MA Ye-xin;文渊;XU Xue-jing 刊期: 2008- 07

  • 窄QRS波群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通常分成特发性左室室速(ILVT)和特发性右室室速两种.其中ILVT约占特发性室速的20%,临床发作特点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相似,血液动力学稳定,且体表心电图QRS波群较窄.ILVT多起源于左心室间隔部,其电生理机制、体表心电图特征、电生理标测及消融方法已有较为详细的报道[1-4].本研究探讨窄QRS波群ILVT的体表心电图表现及电生理特点......

    作者:连苗军;TAO Qian-min;郑良荣;陆建华 刊期: 2008-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