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黄酒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分泌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黄酒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町能的机制.......
作者:邢杨波;郭航远;王平;许富康;游斌权 刊期: 2008- 11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继发房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和对策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AF)患者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后继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ATA)的机制和对策.方法继发ATA15例.左房各肺静脉逐一标测,对恢复心房-肺静脉传导的静脉补点消融,达到心房-肺静脉电隔离.成功后仍然存在或诱发ATA的则进行CARTO激动标测和拖带标测,并行辅线消融或局灶消融,直到不能诱发.结果经电生理标测发现14例恢复了心房-肺静脉传导.相应补点消融后电隔离,9例不能再诱发,3例诱发了......
作者:蒋晨阳;张祖文;盛夏;樊友启;冯慧琴;孙勇;周斌全;何红;鲁端;傅国胜 刊期: 2008- 11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介入治疗后无再流与血浆组织因子及其途径抑制物的关系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的变化,探讨TF、TFPI与无再流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于我院急诊行PCI的AMI患者53例,用ELISA法检测患者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外周静脉血TF、TFPI水平.比较其中无再流者与再灌流者不同时点TF、TFPI水平的变化.结果P......
作者:徐萍;齐晓云;李春华;张继红;刘冬梅;刘洁;王万粮 刊期: 2008- 11
-
热休克蛋白27改善实验性小鼠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改善实验性小鼠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1)心肌损伤诱导:Hsp27转基因鼠(TG)和作为对照组的野生型鼠(WT),分别腹腔注射阿霉素(25mg/kg)或生理盐水.(2)组织学检杳:给药后第3天,取心脏石蜡切片并HE染色.在石蜡切片上进行细胞凋亡(TUNEL染色)、心肌细胞、细胞核的三重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鼠死亡后,观察胸腔、腹腔有无积液,取心和肺进行......
作者:刘莉;张小进;钱波;闵笑颜;程蕴琳 刊期: 2008- 11
-
孤儿核受体Nur77抑制小鼠巨噬细胞脂质沉积
目的探讨孤儿核受体Nur77对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市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和GFP-Nur77质粒cDNA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单克隆细胞系,40μg/m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24h后,用油红O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检测细胞内胆固醇酯,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CD36和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
作者:胡刘华;何奔;沈玲红;周磊;卜军;江立生;邵琴;王力;曾锦章 刊期: 2008- 11
-
葡萄糖浓度变化对乳鼠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培养对乳鼠心肌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模型,随机分成低糖(5.5mmol/L)组、高糖(25.5mmol/L)组、间歇性高糖(5.5mmol/L和25.5mmol/L交替培养)组以及高糖(25.5mmol/L)+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31-8220(50nmol/L)组,培养5d后,观察心肌细胞搏动情况,测定心肌细胞直径,并......
作者:王敏;张文斌;周斌全;傅国胜 刊期: 2008- 11
-
核因子-κB激活在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后的心肌组织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激活在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心肌组织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88只,其中64只经左心窜内注射自体微血栓、同时短暂夹闭主动脉建立大鼠CME模型后,随机分为未治疗组及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干预组,分别于术后1、3、7、14d处死;余24只为假手术组.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检测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NF-κBDNA结合活性,Western......
作者:李淑梅;曾凯;王伟伟;张飞龙;孙旭东;陈良龙 刊期: 2008- 11
-
超声心动图诊断肺栓塞并双房内骑跨血栓一例
患者男性,33岁,因突发胸痛、喘憋13d,加重3d伴一过性晕厥(1~2min)入院.既往体健,无心肺及肝肾疾患.患者为长途货运司机,饮食起居不规律,经常连续疲劳驾驶,发病前1d驾驶时间达14h,当晚露宿户外,次日晨出现右下肢胀痛,活动欠佳,当地医院就诊后,右下肢症状略减轻,但突感胸痛、喘憋,外院胸部增强CT示双肺肺动脉及分支肺动脉栓塞,遂来我院就诊.......
作者:王秋霜;罗北捷;马楠;张梅青 刊期: 2008- 11
-
心肌再生的分子影像评价
近来的研究显示,将骨骼肌成肌细胞[1](skeletalmyoblasts,SKMs)、内皮祖细胞[2](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骨髓干细胞[3](bonemarrowstemcells,BMCs)和胚胎干细胞[4](embryonicstemcells,ESCs)移植入梗死心肌可改善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
作者:CAO Feng;曹丰;司瑞;WANG Hai-chang;王海昌 刊期: 2008- 11
-
自噬在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都会造成心肌细胞的丢失,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过去认为其机制主要涉及心肌细胞的坏死与凋亡(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1].现在研究认为还有一种细胞死亡方式一自噬(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也参与该过程,且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树森;刘巍;李为民 刊期: 2008- 11
动态资讯
- 1 接受Cypher支架治疗的131例冠心病患者初步结果分析
- 2 犬左心房肌单向动作电位标测的方法学
- 3 我国肺动脉栓塞误诊调查分析
- 4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心外科围术期心肌缺血与损伤的预测价值
- 5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受体mRNA表达的研究
- 6 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旁路移植术优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7 自体内皮细胞移植在损伤动脉再内皮化及抑制新生内膜增生中的作用
- 8 腺苷A1受体可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 9 主动脉夹层或穿透性溃疡合并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三例报告
- 10 颈动脉硬化的超声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 11 磁探针标记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修饰的内皮祖细胞及其体外磁共振成像实验研究
- 12 他汀类药物与肾脏损害
- 13 手术后急性肺栓塞猝死七例报告
- 14 高血压病脉搏波速度与脉压关系的研究
- 15 斑点追踪成像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 16 尿激酶联合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17 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看再灌注治疗策略的选择
- 18 丹参多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 19 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缺血心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及再灌注室颤的影响
- 20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稳定性心胶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