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北京地区25~64岁人群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关系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25~64岁人群基线时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与随访期间发生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1984-1993年在北京地区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入选的25~64岁男女两性共7023人进行随访,对随访期间发生的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进行登记,排除非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的211人后,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与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基线7023......
作者:李岩;赵冬;刘静;李翠芬;果伟;陈赤红;郝蓬;孙佳艺;秦兰萍;王薇 刊期: 2008- 11
-
重视影像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合理应用
诊断是治疗的基础,重视诊断,全面、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阶段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2008年9月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年会上,特别强调了心血管病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世华 刊期: 2008- 11
-
药物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被公认为诊断冠心病的可靠、常用的无创性方法[1-2],美国的年心肌灌注显像的病例数超过了800万例,多于心电图运动试验、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3].运动试验是心肌灌注显像常用的负荷试验方法,运动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受患者运动量的影响.......
作者:何作祥 刊期: 2008- 11
-
磁共振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为一种崭新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ardiovascularmagneticresonance,CMR)代表着心血管影像医学发展的前沿.自从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影像科医生,与心血管医生及磁共振物理学家合作,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应用研究.......
作者:张兆琪;马晓海 刊期: 2008- 11
-
多层螺旋C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技术进展
1998年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问世,其扫描速度提高及相关软件和硬件的改进,为心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带来了新突破.......
作者:梁长虹;刘辉 刊期: 2008- 11
-
本刊继续教育园地答题卡第11期幸运读者
......
作者: 刊期: 2008- 11
-
更正
......
作者: 刊期: 2008- 11
-
磁共振成像对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及干细胞移植疗效评价的应用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在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干细胞移植手术的疗效.方法20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男18例,女2例,年龄(59.5±10.1)岁,半均分成2组(每组10例),干细胞移植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干细胞移植,对照组仅行CABG术,术前均行心脏MRI及双核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进行存活心肌显像检查,术后6个月复查心......
作者:陆敏杰;赵世华;刘盛;张普洪;蒋世良;张岩;闫朝武;刘琼;凌坚;黄连军;何作祥;杨敏福;胡盛寿 刊期: 2008- 11
-
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和限度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65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MSCT检查,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0.5s/转的螺旋扫描、单扇区重建算法和静脉注射对比剂,其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照.结果在65例患者的冠状动脉889节段(直径≥1.5mm)中,CT图像满足管腔评价为795节段(占89.4%).对于CT图像满足管腔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MS......
作者:王照谦;朱皓;周旭臣;杨志强;贾崇富;孙喜霞;王海燕 刊期: 2008- 11
-
99Tcm-MIBI 心肌灌注显像及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探测左心室室壁瘤心肌存活性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99锝m-甲氧基异腈(99Tcm-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及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心肌代谢显像探测左心室室壁瘤(室壁瘤)心肌存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46例确诊为室壁瘤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射血分数(LVEF)36%±7%],行99Tcm-MIBISPECT+18F-FDGPET显像,并接受血运重建术的患者,随访(80±27)个月.......
作者:张晓丽;刘秀杰;胡盛寿;Thomas Schindler;田月琴;高润霖;吴清玉;魏红星;杨秀滨;王浩;何作祥;Heinrich R.Schelbert 刊期: 2008- 11
动态资讯
- 1 第六届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
- 2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发生电风暴的危险因素
- 3 CD151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及心功能的影响
- 4 脉压水平对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 5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取代静脉普通肝素的随机对照研究
- 6 脑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 7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评价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疗效
- 8 经皮介入肺动脉瓣植入后心内膜炎一例
- 9 正常成人区域性QT离散度及临床意义探讨
- 10 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血管新生能力
- 11 11省市队列人群心血管病发病前瞻性研究Ⅱ.个体危险因素聚集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
- 12 介入治疗疑难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
- 13 带瓣膜心血管内支架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的可行性研究
- 14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流动性水平变化及氟伐他汀干预研究
- 15 国产三维电生理标测哥伦布系统进入临床应用
- 16 蒽环类药物对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心脏毒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 17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筛查及其相应的临床特征
- 1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 19 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并咯血四例
- 20 主动脉夹层累及左主干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