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年第11期文章
  • 北京地区25~64岁人群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关系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25~64岁人群基线时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与随访期间发生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1984-1993年在北京地区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入选的25~64岁男女两性共7023人进行随访,对随访期间发生的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进行登记,排除非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的211人后,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与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基线7023......

    作者:李岩;赵冬;刘静;李翠芬;果伟;陈赤红;郝蓬;孙佳艺;秦兰萍;王薇 刊期: 2008- 11

  • 重视影像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合理应用

    诊断是治疗的基础,重视诊断,全面、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阶段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2008年9月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年会上,特别强调了心血管病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世华 刊期: 2008- 11

  • 药物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被公认为诊断冠心病的可靠、常用的无创性方法[1-2],美国的年心肌灌注显像的病例数超过了800万例,多于心电图运动试验、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3].运动试验是心肌灌注显像常用的负荷试验方法,运动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受患者运动量的影响.......

    作者:何作祥 刊期: 2008- 11

  • 磁共振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为一种崭新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ardiovascularmagneticresonance,CMR)代表着心血管影像医学发展的前沿.自从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影像科医生,与心血管医生及磁共振物理学家合作,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应用研究.......

    作者:张兆琪;马晓海 刊期: 2008- 11

  • 多层螺旋C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技术进展

    1998年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问世,其扫描速度提高及相关软件和硬件的改进,为心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带来了新突破.......

    作者:梁长虹;刘辉 刊期: 2008- 11

  • 本刊继续教育园地答题卡第11期幸运读者

    ......

    作者: 刊期: 2008- 11

  • 更正

    ......

    作者: 刊期: 2008- 11

  • 磁共振成像对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及干细胞移植疗效评价的应用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在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干细胞移植手术的疗效.方法20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男18例,女2例,年龄(59.5±10.1)岁,半均分成2组(每组10例),干细胞移植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干细胞移植,对照组仅行CABG术,术前均行心脏MRI及双核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进行存活心肌显像检查,术后6个月复查心......

    作者:陆敏杰;赵世华;刘盛;张普洪;蒋世良;张岩;闫朝武;刘琼;凌坚;黄连军;何作祥;杨敏福;胡盛寿 刊期: 2008- 11

  • 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和限度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65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MSCT检查,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0.5s/转的螺旋扫描、单扇区重建算法和静脉注射对比剂,其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照.结果在65例患者的冠状动脉889节段(直径≥1.5mm)中,CT图像满足管腔评价为795节段(占89.4%).对于CT图像满足管腔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MS......

    作者:王照谦;朱皓;周旭臣;杨志强;贾崇富;孙喜霞;王海燕 刊期: 2008- 11

  • 99Tcm-MIBI 心肌灌注显像及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探测左心室室壁瘤心肌存活性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99锝m-甲氧基异腈(99Tcm-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及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心肌代谢显像探测左心室室壁瘤(室壁瘤)心肌存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46例确诊为室壁瘤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射血分数(LVEF)36%±7%],行99Tcm-MIBISPECT+18F-FDGPET显像,并接受血运重建术的患者,随访(80±27)个月.......

    作者:张晓丽;刘秀杰;胡盛寿;Thomas Schindler;田月琴;高润霖;吴清玉;魏红星;杨秀滨;王浩;何作祥;Heinrich R.Schelbert 刊期: 2008- 1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