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第7期文章
  • 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严重度评估的应用研究

    肺栓塞作为一个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误诊率和病死率,已经引起普遍关注.早期识别急性肺栓塞(APE)的高危患者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心电图是APE诊治中一项重要检测手段,如何充分利用心电图对APE严重度进行危险分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课题旨在探讨心电图在APE严重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贾宁;贾三庆;王明生;李虹伟;王雷;谭丽玲 刊期: 2006- 07

  • 血清瘦素水平与男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分析

    瘦素(Lep)是脂源性激素,由脂肪组织分泌,血清Lep水平与肥胖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冠心病与Lep之间的关系,揭示高Lep是否为男性冠心病发病的易患因素,为冠心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黄榕;周亚丽;向红 刊期: 2006- 07

  • 高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本研究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预示和诊断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2004年3月至12月连续入住我院的胸痛患者.其中ACS患者43例;稳定性心绞痛(SA)及对照组患者各39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三组患者性别、年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检查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吴多智;李新明;苏哲坦;李伟;张旭日 刊期: 2006- 07

  • 急性肺栓塞致休克或心脏骤停患者静脉溶栓疗效分析

    应用较大剂量尿激酶快速静脉溶栓抢救急性肺栓塞(PE)致休克或心脏骤停,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一、临床资料1.资料:2002年2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急性PE致休克或心脏骤停的17例患者.男7例,女10例.年龄28~64(平均42.3)岁.......

    作者:顾国清 刊期: 2006- 07

  • 高血压患者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与心脏重构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简称α1受体抗体)对高血压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5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抗α1受体抗体检测并记录所有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扩大的影响因素.结果553例高血压患者血清抗α1受体抗体阳性率为32.3%(179/553).抗α1受体抗体阳性组中左心房扩大占的比例明显高于阴性组(分别为......

    作者:李正在;廖玉华;周子华;魏宇淼;王敏;朱锋;陈明;杜雄兵;孙艳香;张海燕 刊期: 2006- 07

  • 我国部分医院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再灌注治疗登记研究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再灌注治疗实施状况及近期预后.方法入选来自5个地区不同级别(从中心城市的三级医院到县级医院)20个中心的ST段抬高ACS或怀疑为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共518例,对其临床特点,再灌注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评价,并进行3个月随访.其中男371例,女147例,平均年龄(65±11)岁.随访率为99.6%.结果患者自症状开始到就诊的中位数时间为4h......

    作者:于丽天;朱俊;Rebecca Mister;章晏;李建冬;王多劳;刘力生;Marcus Flather 刊期: 2006- 07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近期血管内皮祖细胞相关功能基因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对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有关功能基因的影响.方法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6h内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7天分别采取外周血.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s),在包被有明胶的培养瓶内以M-199培养液培养并在刺激因子作用下,14天后收集贴壁细胞,经鉴定为EPCs.抽提RNA,进行24个内皮相关基因在心肌梗死即刻和再灌注治疗7......

    作者:戴秋艳;严轶文;张治;孙宝贵 刊期: 2006- 07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即刻效果

    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分辨率和对比度的冠状动脉断层成像技术,其分辨率达10μm,比目前所有已知的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方法高10倍以上,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以及介入治疗后支架周围超微结构的改变[1].我中心自2005年8月开展OCT检查技术,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项检查安全有效,能够分辨斑块的细节特征,识别易损斑块,为介入治疗提供决策依据[2].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O......

    作者:韩志刚;于波;侯静波;陈延军;李天发 刊期: 2006- 07

  • 普罗布考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干预效应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早期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罗布考组(P组,n=24)和常规治疗组(C组,n=25),检测外周血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及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应用高频超声测肱动脉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用药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P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外周血中ox-......

    作者:董红梅;黄岚;祝善俊;耿召华;武晓静;晋军;于学军;覃军;夏红梅 刊期: 2006- 07

  • Brugada综合征SCN5A基因的三个新突变

    目的研究Brugada综合征相关基因SCN5A突变情况.方法以4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和9例临床可疑Brugada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双脱氧末端终止测序法对所有患者进行SCN5A基因扫描.对阳性结果者进行家系中其他成员的筛查.结果在1个Brugada综合征家系发现两个杂合突变,即SCN5A基因第3外显子上发现一错义突变(G283A),导致代表缬氨酸残基的第95位密码子突变为......

    作者:梁鹏;刘文玲;胡大一;李翠兰;陶物华;李蕾 刊期: 200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