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第7期文章
  • 脑钠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研究显示,脑钠肽(B-type/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评估中呈现出重要的作用[1,2].本研究旨在评价我院收治ACS患者血BNP浓度的变化及其对临床病情和预后的评价.......

    作者:孙同文;王乐信;张彦周;刘新灿;朱明军;邱春光;黄振文 刊期: 2006- 07

  • 小干扰RNA对人内皮细胞株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基因表达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对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Ambion公司设计合成的以egfl7为靶标的siRNA,通过脂质体将siRNA转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以未转染siRNA细胞和转染无关siRNA细胞为对照,利用MTS[3-(4,5-dimethylthiaz-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

    作者:蒋卫东;曾季平;秦爱琼;鹿庆华;徐冬玲;葛志明 刊期: 2006- 07

  • 穿心室壁内支架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

    目的确定穿心室壁内支架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在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中国小型猪30头随机分为四组:心肌梗死组(MI);支架组(ST);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组(VEGF)和支架+基因组(ST+VEGF).MI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形成AMI模型,其余三组在形成梗死模型后分别采用穿心室壁支架置入、直接心肌内注射携带hVEGF165的质粒载体以及联合治疗.4周后行心脏超声、......

    作者:王永武;刘华;孙林;王敏蕾;张杨杨;张倞;周永新;蔡建志;邵杰 刊期: 2006- 07

  • 肿瘤坏死因子及内皮素的异常与心肌微循环功能障碍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微血管栓塞过程中,冠状静脉窦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皮素-1(ET-1)的异常变化同心肌微循环功能障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0头小型猪经导管于前降支(LAD)内多次注入微栓塞球(45μm)致使急性冠状动脉微血管栓塞.分别于微栓塞前及注入5、10、12、14和15万微球量时:(1)放射免疫法测定冠状静脉窦内血浆ET-1、TNF-α的变化;(2)放置于LAD内的多普勒导丝测......

    作者:张庆勇;葛均波;朱建华;陈君柱;张良惠;钱菊英 刊期: 2006- 07

  • 右心室心尖部憩室引起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以心肌不同程度地被脂肪或纤维脂肪组织代替为特征,主要累及右室流出道、心尖部及后下壁的心肌[1].本文报道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由右心室心尖部小憩室引起室性心动过速(VT)的病例,并对诊治过程进行分析.......

    作者:卜丽萍;王齐兵;潘翠珍;崔洁;舒先红;童步高;刘少稳;杨姗;凌至青;林江;曾蒙苏;葛均波 刊期: 2006- 07

  • 三支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成功栓塞一例

    冠状动脉瘘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某一心腔或血管之间存在的异常通道,单一瘘管约占90%以上,然而三支冠状动脉同时形成瘘者罕见,我们成功治疗1例患者.......

    作者:吕树铮;赵福海;金泽宁;陈韵岱 刊期: 2006- 07

  • 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进展

    Asahara等[1]1997年首次在Science杂志提出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EPC)以来,有关EPC的研究日益增多.EPC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又称为血管母细胞(angioblast),不仅参与胚胎血管生成,而且近几年研究发现,EPC也参与出生后的血管发生过程,提示它在缺血性疾病、防止血管再狭窄、血管创伤愈合等过程中的重要治疗作用和广阔的临床......

    作者:肖丽;王贵学;唐朝君 刊期: 2006- 07

  • 首都钢铁公司男工主要死亡原因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首都钢铁公司男工队列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对1974、1979和1980年入选的5137名平均年龄在45岁的北京首都钢铁公司男工进行了全死因及冠心病、脑卒中发病死亡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0.8年.疾病死亡登记按MONICA方案进行.用观察人年计算死亡率,并采用我国2000年人口构成进行年龄调整.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用校正的相对危险度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百......

    作者:段秀芳;吴锡桂;于学海;郑润平;李建新;王建华;陈纪春;顾东风 刊期: 2006- 07

  • 高血压治疗策略的演化

    无论是从JNC6指南延伸和修改的JNC7指南,还是由WHO/ISH1999指南发展而来的ESH/ESC2003指南以及由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重新修订而来的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都体现了高血压治疗策略的进展.通过对这些指南的解读和对各个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高血压治疗策略演化的主要特点.......

    作者:刘国仗;于汇民 刊期: 2006- 07

  •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方法入选184例AMI患者,分为细胞移植组92例和对照组92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在介入治疗同时,经微导管于梗死相关动脉内支架远端注入自体BM-MNCs悬液或等量的肝素生理盐水(对照组).记录骨髓收集及分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迷走反射(如面色苍白、晕厥、恶心、低血压甚至休克)、......

    作者:姚康;黄榕翀;葛雷;钱菊英;李延林;徐世坤;张峰;章轶琦;牛玉宏;史剑慧;张少衡;樊冰;王齐冰;孙爱军;邹云增;葛均波 刊期: 2006- 07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