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兰尼碱受体2新生基因突变 R2401 H致反复晕厥相关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
目的:探讨1例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患者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对2013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所收集1例CPVT患者的静息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运动平板试验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采集患者及其相关家族成员和400例同族健康人外周静脉血样标本,使用DNA直接测序法对6个CPVT致病相关候选基因兰尼碱受体2(RyR2)、集钙蛋白(CASQ2)、TRDN、CALM1、KCNJ2......
作者:刘欣;李菊香;胡金柱;申阳;万蓉;熊琴梅;周琼琼;谢金燕;金洁菁;阎霞;俞建华;洪葵 刊期: 2017- 01
-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加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Ⅰ(β2GPⅠ)抗体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ApoE-/-小鼠24只,6~8周龄,体重20~23g,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高脂饮食对照组、高脂饮食+抗β2GPⅠ抗体组和高脂饮食+同源对照IgG组,每组6只。饲养期间每2周记录小鼠体重1次,根据分组每周腹腔注射抗β2GPⅠ抗体(100μg/只)或同源对照IgG(100μg/......
作者:王晓燕;周红;朱晓洁;夏龙飞;何超;蔡谦谦;王婷 刊期: 2017- 01
-
混合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室壁瘤一例
患者女性,43岁,主诉“胸闷”3个月,无胸痛症状,于2015年11月6日入院。心电图示:室性早搏,异常Q波及T波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增厚,厚约20mm;左心室心尖明显变薄,向外凸出,呈瘤样改变,大小约30mm×44mm。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示:冠状动脉正常。心脏磁共振电影序列示(图1):左心室近心尖部收缩期闭塞,左心室心尖部向外呈明显囊状膨凸,囊壁菲薄,无收缩运动;室间隔近中段增厚......
作者:李璐;赵世华 刊期: 2017- 01
-
右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和电风暴一例
患者男性,47岁,因“发作性胸痛8h,加重1.5h”,于2015年12月9日入院。查体:血压80/5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44次/min,心音低钝,无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入院时心电图:窦性心律,P波与QRS波无关,心室率44次/min,Ⅰ、aVL导联ST段压低0.1mV,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3mV(图1)。肌钙蛋白I......
作者:梁静;周玉杰;韩红亚 刊期: 2017- 01
-
药物洗脱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以外冠状动脉病变的研究进展
药物洗脱球囊(drug-elutingballoon,DEB)可运输药物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使药物快速释放并均匀黏附到血管壁上,抑制新生内膜增生。近年来,药物洗脱球囊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方面异军突起,2014年的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指南推荐DEB用于治疗ISR(推荐类别Ⅰ,证据水平A)[1]。同时,DEB在治疗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原发病变及其他......
作者:崔孔勇;吕树铮;宋现涛;柳弘 刊期: 2017- 01
-
血管钙化的骨调控机制新进展
目前我国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在不断升高,由其衍生的晚期并发症--血管钙化愈来愈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医学热点问题[1-3]。深入探寻血管钙化的调控机制,尤其是针对新近提出的“血管钙化是血管内炎性因子启动的程序性成骨过程”这一学说,对骨-血管轴上的相应介质进行研究意义重大[1-3]。有鉴于此,本文就血管钙化、骨重塑的分子开关--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uclearfactorofactiv......
作者:王中群;戴俏武;邵晨;严金川 刊期: 2017- 01
-
非心血管药物的心脏毒性
药物心脏毒性是指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心肌受损,导致心律失常、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甚至心肌肥厚或心脏扩大等心脏病变,可表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和慢性心力衰竭症状等。近年来,由于药物产生的心脏毒性越来越多见,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苷类等引起的心脏毒性已经得到广泛重视,但是对于非心血管药物,如抗生素、口服降糖药等导致的心脏毒性可能引起严重的药物不良事件,......
作者:彭文星;石秀锦;林阳 刊期: 2017- 01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15%~20%。遵循简单、安全和迅速的治疗原则并根据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欧洲分叉病变俱乐部专家共识推荐,单支架术应作为治疗分叉病变的首选策略[1]。该共识也提到对于真性分叉病变,由于单支架术式存在分支血管闭塞等风险,双支架术式仍是不可或缺的选择,因此其佳治疗策略尚无统一定论[1]......
作者:蔡金赞;冒晨昱;朱永翔;庞思;张瑶俊 刊期: 2017- 01
-
支架术治疗颅外椎动脉近端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效果
目的:评价支架术治疗颅外椎动脉近端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07年8月至2014年6月在阜外医院行支架术的颅外椎动脉近端粥样硬化性狭窄住院患者20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门诊和电话随访。结果(1)患者年龄(64.1±7.9)岁,其中男性179例(87.7%)。(2)共处理颅外椎动脉近端粥样硬化性狭窄病变210处,其中左侧156处,右侧54处(其中6例患者行双......
作者:车武强;蒋雄京;董徽;彭猛;邹玉宝;宋雷;张慧敏;熊洪亮;吴海英 刊期: 2017- 01
-
不同治疗方式对外科高危老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及药物治疗对外科高危老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SA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在阜外医院住院治疗的≥65岁外科手术高危SAS患者2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AVI组(81例)、SAVR组(59例)和药物治疗组(102例)。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终点为1年......
作者:叶蕴青;王银堂;李喆;王墨杨;许海燕;张文佳;刘庆荣;牛冠男;吴永健 刊期: 2017- 01
动态资讯
- 1 隐匿性束室纤维介导的心动过速(附一例报告)
- 2 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 3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中性粒细胞升高与预后的相关性
- 4 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长期随访观察
-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的关系研究
- 6 心肌组织多普勒评估左室肥厚对左室运动舒张协调性及功能的影响
- 7 胸降主动脉瘤并巨大附壁血栓形成一例
- 8 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剂量疗效评价
- 9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及其降解产物对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纤溶活性的影响
- 10 CT检测他汀类药物干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临床研究
- 11 发病12小时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
- 12 影响冠心病患者肾动脉支架术后血压改善的临床因素
- 1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与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 14 卡托普利、倍他乐克、缬沙坦对家兔存活心肌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影响及意义
- 15 辛伐他汀对心力衰竭家兔左室瞬间外向钾通道表达的影响
- 16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 17 尾加压素Ⅱ促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肾上腺髓质素的作用
- 18 肿瘤坏死因子及内皮素的异常与心肌微循环功能障碍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 19 应用血管内超声探讨冠状动脉不同长度支架置入后对斑块重新分布的影响
- 20 高海拔地区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117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