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数据,术后当天及第1、2、3天用谵妄评定法进行谵妄评估.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术后谵妄组和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研究术后谵妄危险因素.结果225例患者入选,术后谵妄组12例(5.3%),对照组213例(94.7%).与对照组比较,术后谵妄组年龄更......

    作者:朱孔博;叶行舟;陈龙;智宏;任利群;马根山 刊期: 2016- 04

  • 双心室起搏预防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研究

    目的观察双心室(BIV)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过35%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心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间在华东6家医院就诊的118例高度AVB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双心室起搏1周后区组随机化1∶1程控左心室电极开闭分为BIV组和RVA组各57例,评价患者6和12个月纽约心脏协会(NY......

    作者:张晓宇;单其俊;宿燕岗;严激;鲍中华;顾翔;邱建平;秦胜梅;徐建 刊期: 2016- 04

  • 心脏海绵状血管瘤伴大量心包积液一例

    患者男性,44岁,2个月前因“心前区反复闷痛”就诊于当地医院.患者主诉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痛,以剑突下为著,活动后加重,每次持续数分钟,有2次为如厕时急性发作,休息后可缓解,未予以重视.1个月前患者再次发作时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心包积液.心包穿刺引流出血性液体约330ml,静置后凝固,积液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即给予活血化瘀和利尿药物,症状缓解,但诊断不明.近日患者因胸闷、气短不适加重,持续数小时不缓解而转......

    作者:李振勇;韩冰;吴强 刊期: 2016- 04

  • 甲基苯丙胺相关性心肌病一例

    患者男性,36岁.因“气促伴全身浮肿7d,加重1d”于2013年9月29日入院.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高160/110mmHg(1mmHg=0.133kPa),糖尿病史1年,未进行药物治疗.有吸烟史,否认酗酒史.否认既往类似症状发作史,否认情绪激动史,否认病毒性心肌炎史,否认家族心脏病、不明原因晕厥和猝死史.入院时患者否认毒品接触和药物滥用史,但入院后第3天承认有甲基苯丙胺滥用史5年,1周前发病后停......

    作者:陈牧;刘晓红;汤晓黎;张澎湃;李毅刚 刊期: 2016- 04

  • 经颈动脉途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一例

    患者女性,82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1年”,于2015年11月2日入院.患者近1年来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无胸痛、晕厥等症状.既往有高血压史20余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余年.查体:脉搏70次/min,血压130/70mmHg(1mmHg=0.133kPa),呼吸18次/分;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浊音界临界大小,心率70次/min,律齐,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

    作者:潘文志;周达新;张蕾;张晓春;魏来;葛均波 刊期: 2016- 04

  • 以心脏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皮肌炎一例

    患者女性,53岁,因“双下肢水肿4个月,胸闷2个周,发热、咽痛、咳嗽1周”,于2015年5月25日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2周前出现爬楼及快步行走时胸闷,未予重视及处理.1周前出现发热、咽痛、咳嗽,4d前在外院就诊,提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胸部CT示肺部感染.予抗炎等治疗(具体不详)后,发热消退,咳嗽好转,但活动时仍胸闷,双下肢仍......

    作者:曹刚;蔡华秀;刘燕锋;葛郁芝;姜丽丽;王友莲 刊期: 2016- 04

  • 室壁中段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伴心尖部室壁瘤并左心室巨大血栓一例

    患者男性,42岁,因“反复胸闷、胸痛5年,心悸1个月,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周”入院.患者5年前反复胸闷、胸痛发作,与活动相关,超声心动图发现肥厚型心肌病,未服药.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伴胸闷,无黑嚎、晕厥等不适,心电图示持续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率206次/min),血压88/54mmHg(1mmHg=0.133kPa),电复律后恢复窦性心律,反复电除颤7~8次,给予胺碘酮治疗,累及用......

    作者:马继芳;付海霞;张嘉莹 刊期: 2016- 04

  • 单核细胞在冠心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冠心病是全球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尽管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方法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其死亡率仍占全世界总疾病死亡率的30%,远远超过癌症等其他疾病,预计到2030年由心血管疾病造成的花费将达到10440亿美元[1].众所周知,冠心病在心血管疾病中占极重要地位,目前亟须找到治疗冠心病的新的有效方法.单核细胞(mohocyte,Mon)参与冠心病的许多病理生理通路,如脂质代谢......

    作者:许苗苗;沈伟;施海明 刊期: 2016- 04

  • 环状RNA对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人类基因组只有20%的DNA用于编码蛋白质,其余转录成RNA但不被翻译成蛋白质,称为非编码RNA.部分非编码RNA参与基因转录后调控、剪切和修饰等,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对小非编码RNA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尤其是microRNA[1],它广泛参与细胞分化、发育、衰老和肿瘤发生、发展等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长链非编码RNA,长度为200~10000nt,也受到较多关注.长链非编码R......

    作者:姜隽;杨悠;姜睿;何延政 刊期: 2016- 04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pump,IABP)在1968年由Kantrowitz等[1]首先应用于临床,初期主要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术后左心室衰竭.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和CA......

    作者:李传保;陈玉国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