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双联和三联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抗血小板治疗和血运重建术是挽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生命、减少再发缺血事件风险、改善患者远期转归的重要措施.作为ACS重要的血运重建方法之一,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过程中对血管壁造成损伤,使胶原暴露,血小板活化、聚集并黏附在损伤局部等因素均促使支架内血栓形成,可能造成PCI功亏一篑.......
作者:蒲连美;李红;金泽宁;李响;杨铎 刊期: 2015- 11
-
代谢性危险因素及生活方式对北京社区居民新发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分析北京社区居民新发高血压与代谢性危险因素及生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分别于2007年6-8月和2009年6-8月对7222名北京市社区居民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现场调查.探讨2年间新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与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基线时血压正常人数为4034名,2年后该人群新发高血压人数为978例,患病率为2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基线时处于高血压前期(OR=3......
作者:王历;张春芳;夏昆;丁荣晶;李建超;陆凯;李芝峰;胡大一 刊期: 2015- 11
-
老年人群长时收缩压变异性与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长时收缩压变异性(SBPV)与短时SBPV的相关性.方法2006至2007年第1次对开滦集团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此后分别于2008至2009、2010至2011、2012至2013年进行第2、3、4次健康体检,并于第3次体检时整群抽取年龄≥60岁的开滦集团离退休员工2814名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等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共2464名,将其中长时及24h血压资料完整的研......
作者:安莎莎;郑晓明;李志芳;王洋;吴云涛;张文艳;赵海燕;武爱萍;王瑞霞 刊期: 2015- 11
-
早期应用重组人B型利钠肽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目的前瞻性探讨早期应用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灌注、心肌梗死面积及左心室早期重构的影响.方法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发病时间<12h的急性前壁STEMI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注射rhBNP组48例(PCI术前至......
作者:李世强;傅向华;代玉涵;刘晨;汪雁博;李伟;吴伟力;谷新顺;郝国桢 刊期: 2015- 11
-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胆固醇吸收和合成标志物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通过评价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与胆固醇吸收和合成标志物水平及其变化的关联性,探索降低VLDL-C的有效方法.方法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在河南省和山西省两家医院心内科,连续入选363例从未服用过他汀药物的冠心病中高危患者,基线时测定患者体内VLDL-C水平和胆固醇吸收、合成标志物水平,并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期间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20mg/d对血脂进行干预,......
作者:龚志忠;齐玥;赵帆;刘静;王薇;刘军;孙佳艺;解武祥;李岩 刊期: 2015- 11
-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冠心病严重程度及支架置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支架置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间在中大医院心内科首次接受冠脉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l408例.根据是否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Hcy)分为两组,合并H-Hcy组798例(Hcy≥10μmol/L,占56.7%)、未合并H-Hcy组610例(Hcy<10μmol/......
作者:鄢高亮;王栋;乔勇;孔文杰;沙翔;程天宇;张海荣;侯建同;汤成春 刊期: 2015- 11
-
80岁及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总结≥80岁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脏病理特点,分析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969年4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北京医院病理科资料库的系统病理解剖资料,纳入60~100岁老年尸体解剖病例,共909例,分为60~79岁组(456例)和≥80岁组(453例).通过与60~79岁组比较,总结≥80岁组中病理诊断冠心病的检出率,分析病理诊断冠心病病例中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
作者:王华;方芳;柴坷;罗瑶;刘兵;刘东戈;何淑蓉;刘德平;杨杰孚 刊期: 2015- 11
-
与血脂指南有关的若干脂质新理念
2013年以来,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脂质学会(NLA)、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等陆续发表了血脂指南和建议.各指南有共同点,也有分歧和争议.重要的是,由于脂质代谢研究的进展,各指南均更新了有关理念.其中,以NLA指南介绍的为完整、确切和实用.......
作者:戴闺柱 刊期: 2015- 11
-
对疑似冠心病的胸痛患者无创评估的建议
一、从胸痛患者中早期识别冠心病大量临床和临床病理学的研究表明[1],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自然进程是斑块经历反复破裂和愈合导致逐渐长大,后形成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期间任何阶段都可能因突然的斑块破裂,大量血栓形成,出现急性血栓事件,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故冠心病的自然病程是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冠心病的交替过程.多少年来,人们从不同切入点致力于阻断和改善这种冠心病的自然病程,取得了重大成果.......
作者:刘伊丽 刊期: 2015- 11
-
心肌梗死后高危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可能从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
心肌梗死1年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持续存在新的血栓事件风险,但这些患者可否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获益尚无研究证据.2015年3月在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年会上公布了针对这一重要临床问题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PEGASUS-TIMI54研究,研究团队主席是哈佛大学的EugeneBranwald教授.研究始于2010年10月,2013年5月结束入组患者.包括中国在内的31个国家1161家医院共随机入......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15- 11
动态资讯
- 1 培哚普利和依那普利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
- 2 急性左主干闭塞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一例
- 3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TM在2型糖尿病患者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 4 慢性心房颤动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 5 用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其诊断价值
- 6 用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标测阵发性心房颤动左房激动途径的探讨
- 7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8 普罗帕酮中毒致多水平传导阻滞
- 9 99mTc-MIBI门控静息与硝酸甘油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
- 10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
- 11 急性心功能不全时肾微血管血流灌注改变的实验研究
- 12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三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之间存在差异
- 13 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到溶栓时间试验
- 14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治情况的现况调查
- 15 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并导致反复晕厥一例
- 16 关注生命早期心血管病风险暴露及初始预防
- 17 2001-2011年中国东部城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疗趋势
- 1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肾上腺髓质素、C-反应蛋白变化的研究
- 19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长期预后及危险因素的探讨
- 20 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对首诊于非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时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