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犬在体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犬在体心肌是否存在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方法用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同步记录10只开胸犬在体心脏正常及心率减慢状态下心外膜心肌(epicardium,Epi)、中层心肌(midmyocardium,Mid)及心内膜心肌(endocardium,Endo)单相动作电位(monophasicactionpotential,MAP),测量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在心动周期30......
作者:杨天骄;马业新;肖建民;张存泰;李泱;马杰 刊期: 2002- 04
-
上腔静脉起源快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上腔静脉内存在由右心房肌延伸产生的肌袖,由此产生的电活动可能导致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该研究探讨一种以往认为罕见的心律失常,即上腔静脉起源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1998年1月至今,因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和心房颤动(房颤)而接受射频治疗共21例,其中3例源于上腔静脉,分别为1例房速,2例房颤伴房速.结果3例患者房速时心电图的特点是PaVL呈负向,PⅠ为正向.伴发房颤的患者......
作者:方全;邓华;程康安;吴宁 刊期: 2002- 04
-
犬腔静脉的电生理特性及组织学特点
触发局灶性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异位电活动大多数起源于肺静脉,直接消融异位起源点有难度而且并发症较多,比较好的方法是行解剖电隔离消融.解剖电隔离消融肺静脉需穿刺房间隔,将消融导管送至肺静脉,手术时间长、难度大,故直接电隔离肺静脉很难作为研究大静脉电隔离作用的简便易行的模型.腔静脉与肺静脉均直接与心房相连,而且容易到达和定位.本试验研究腔静脉的电生理特性和组织结构特点,验证可否作为研究大静脉电隔离作......
作者:罗杰;黄定九;陈润芬;徐俊;周笙珩;周玮;顾达兵 刊期: 2002- 04
-
迷宫手术治疗瓣膜病心房颤动
在2001年ACC/AHA/ESC联合发布的心房颤动(房颤)治疗指南中指出,器质性心脏病所伴发的房颤在房颤发病率中高达70%,多产生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其电生理机制为多发子波折返[1].在我国,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房颤发生率可高达50%~79%,如何根治瓣膜病房颤已成为心内、外科医生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结果已经证明,迷宫Ⅲ型术式及在其基础上的改良迷宫术式消除房颤可以达到90%以上的......
作者:李莉 刊期: 2002- 04
-
T波电交替
T波电交替(Twavealternation,TWA)是指心电图上T波幅度、形态的逐搏交替变化.反映心肌复极变化的T波电交替与反映心肌除极变化的QRS波电交替两者均呈频率依赖性,但其电生理基础及临床意义却迥然不同.TWA阳性者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倾向性呈明显正相关,而QRS波电交替在快频率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较为常见,但它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并无相关性.肉眼可见的TWA在1910年即被Lew......
作者:陆再英 刊期: 2002- 04
-
膜离子通道与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机制和治疗至今是一复杂的问题.膜离子通道与心律失常在上世纪后20年有较大的发展,本文仅对相关离子流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蒋文平 刊期: 2002- 04
动态资讯
- 1 ENHANCE研究引发的思考
- 2 压力超负荷性大鼠肥厚心肌PPARα和M-CPT-I mRNA表达的变化
- 3 血管介入远端球囊保护器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的应用和护理
- 4 80岁及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 5 微炎症致脂质稳态失调在小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
- 6 再议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
- 7 17染色体微卫星多态单倍型/基因型与原发性高血压
- 8 儿童心脏纤维肉瘤一例
- 9 瑞舒伐他汀治疗中国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
- 10 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落实心血管病预防康复
- 11 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α/δ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表达水平
- 12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
- 13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破裂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 14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及其降解产物对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纤溶活性的影响
- 15 5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与非介入治疗临床效果的二年随访
- 16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时机的选择
- 17 酒精室间隔消融术与肥厚型心肌病
- 18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中心临床试验分析
- 19 肌球蛋白重链Val606Met突变基因型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
- 20 自制改建PTCA球囊损伤致大鼠颈总动脉新生内膜增殖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