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第5期文章
  • 经导管介入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八例分析

    目的研究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本文包括1997年7月至2001年10月共8例适合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5.0±4.3)岁.复合类型为:肺动脉瓣狭窄(PS)伴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房间隔缺损(ASD)伴PDA2例,主动脉缩窄(COA)伴主动脉瓣狭窄(AS)1例,COA伴PDA2例.经导管介入治疗原则为:PS伴PDA......

    作者:李奋;周爱卿;高伟;余志庆 刊期: 2003- 05

  • 主-髂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腹主动脉-髂动脉闭塞介入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9例腹主动脉及髂动脉闭塞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36~68岁,平均47.5岁.均为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受累,Ⅰ型病变3例,Ⅱ型6例,其中2例共三支肾动脉受累.腹主动脉及髂股动脉造影后,经股动脉或肱动脉路径采用导丝开通、溶栓、PTA和内支架置入等多种介入方法综合治疗.8例采用尿激酶60~165万单位(平均110万单位)溶栓,7例行PTA治疗,......

    作者:张曦彤;徐克;林炜;钟红姗;赵钟春;冯博;肖亮;姜宏 刊期: 2003- 05

  • 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应用国产和进口室间隔缺损(室缺)封堵器封堵室缺,通过3~6个月的随访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室缺患者,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6~42岁,体重26~77(45.3±21.4)kg,身高1.31~1.76m.28例为室间隔膜部缺损,其中14例患者伴有室间隔膜部瘤;另2例为嵴下型室缺.本组初3例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以后27例使用经体表超声心动图(TTE)监测.封堵器选用......

    作者:周达新;葛均波;陈灏珠 刊期: 2003- 05

  • 选择性经皮尺动脉入径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选择性经皮尺动脉入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TRU)的可行性.方法40例(男性34例,女性6例),平均(59.3±9.1)岁经桡动脉入径困难的不稳定性心肌缺血的PCI患者,桡、尺动脉双侧Allen′s试验均阳性,血管超声检测尺动脉内径(3.30±0.22)mm大于桡动脉内径(2.43±0.33)mm(尺、桡动脉内径比值为1.35∶1.00),P......

    作者:傅向华;马宁;刘君;吴伟力;苗青;王燕;李世强;谷新顺;郭靖涛;姜云发;李亮;郝国贞;张斌 刊期: 2003- 05

  •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经验及其中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PBPV)治疗单纯肺动脉瓣狭窄(PS)的中远期疗效.方法自1986年3月至2001年10月PBPV治疗PS369例.年龄11个月~50岁,平均(10.7±9.7)岁.术前平均肺动脉-右心室收缩压差(PPG)(89.6±39.3)mmHg(1mmHg=0.133kPa).369例患者中、重度狭窄311例,占84.3%.使用双、单和Inoue球囊分别为13、235及12......

    作者:凌坚;谢若兰;徐立;戴汝平;蒋世良;黄连军;徐仲英;赵世华;郑宏;刘玉清 刊期: 2003- 05

  • 勃起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人群不能忽略的问题

    尽管早在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性健康是公民的基本健康权利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宗教和传统道德等的制约,相关研究在我国进展缓慢,直到近年情况才有明显改观.......

    作者:胡大一;陈红 刊期: 2003- 05

  • 顽固性高血压治疗对策

    既往对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不统一,导致各家报道的患病率各异,5%~15%不等.根据Kaplan和JNCVI(1997)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病患者经联合三种足量降压药物治疗(其中包括利尿剂)血压仍不能降到140/90mmHg(1mmHg=0.133kPa)以下者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不能使收缩压降低至140mmHg以下者诊断为顽固性高血压[1].这部分患者由于治疗效果不满意,常被转至专家门诊会诊.......

    作者:纪宝华 刊期: 2003- 05

  • 第4例--发热、发作性胸痛、心电图异常

    病例摘要患者,男,22岁,因发热1d、胸痛7h、加重5h于2002年5月7日16时入院.患者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体温39℃,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自服罗红霉素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作者:孙淑红;陈步星;马风云;罗维;田一丁;高光敏;赵希哲 刊期: 2003- 05

  • 双结病合并房室结双向性三径路传导的心电图表现

    患者女性,35岁,近1周晕厥数次.临床诊断:晕厥原因待查,病毒性心肌炎?检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的基本P-P间期0.76~0.79s,心率76~79次/min;Ⅱa长P-P间期2.68s,与短P-P间期无倍数关系;Ⅱb长P-P间期3.88s,为短P-P间期的5倍,期间可见缓慢的房室交界性逸搏出现;P′2、P′5、P′10提早出现,落在T波顶峰上,下传的P′-R间期0.66~0.69s,偶联间期相等......

    作者:何方田 刊期: 2003-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