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改变及缬沙坦干预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34例高血压病(EH)及28例EH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服用缬沙坦前及12周后右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ΔD%)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EH组与合并组(EH+2DM组)间右肱动脉基础内径(D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H+2DM组的ΔD%[(2.50±4.00)%]较EH组[(6.3......
作者:汤宝鹏;曹桂秋;马依彤;穆玉明;韩伟;李晋新;李晓梅;孙惠萍 刊期: 2004- 07
-
心磁图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心磁图法对冠心病(CHD)患者的诊断价值,并与心电图(ECG)及超声心动图(UCG)作一比较.方法应用非屏蔽室内的德国SQUID公司的7通道心磁图仪(MCG7),分别检测82例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70%)和116例健康人的心磁图和电流密度分布图,分析两个定量指标:①R-max/T-max比值:即电流密度分布图中R波与T波的大电流密度矢量值的比值.②R值:异常的心磁图......
作者:李英梅;陆国平;权薇薇;杜萱;李菲卡;袁荣;沈越 刊期: 2004- 07
-
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药的抗凝治疗强度标准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特点的抗凝强度标准并分别确定主动脉瓣置换(AVR)、二尖瓣置换(MVR)、双瓣置换(DVR)的抗凝强度标准.方法对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1658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随访,分析随访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INR)与口服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总结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抗凝强度范围,即佳抗凝强度标准.结果完成随访1508例,随访率91.0%,随访(0.08~5.08......
作者:孟旭;李金钟;刘岩;张海波 刊期: 2004- 07
-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病患者中脂联素水平及其与血压、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之间的关系.方法45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者常规测量血压、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甲状腺激素、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脂联素以及服糖后2h血糖.结果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比较,脂联素水平下降[(4.15±1.99)μg/ml比(7.04±3.13)μg/ml,P=0.000]......
作者:李小平;杨成悌;张灵;常鹏 刊期: 2004- 07
-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开口部病变的血管内超声观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开口部病变的重塑类型.方法对31例LAD开口部病变(甲组)和2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LAD(乙组)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分别于病变远端参照部位及开口部病变处测量血管面积、管腔面积及斑块面积.重塑指数定义为开口部病变处血管面积与病变远端参照部位血管面积的比值.结果甲组的重塑指数明显小于乙组(0.79±0.19比0.97±0.11,P......
作者:廉哲勋;蔡尚郎;Tahk Seung-Jea 刊期: 2004- 07
-
静脉药瘾并HIV感染者感染性心内膜炎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静脉药瘾并HIV感染者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IE)的资料,提高对这种特殊类型IE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静脉药瘾并HIV感染者IE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比例为12∶1,年龄27~39岁,无基础心脏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13/13)、心脏杂音(84.6%,11/13)、咳嗽、咳痰、气促(76.9%,10/13).84.6%(11/13)的......
作者:童裕维;唐小平 刊期: 2004- 07
-
新胸导联在诊断Brugada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自行设计的新胸导联在Brugada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例Brugada综合征先证者和9例家族成员接受新胸导联和普罗帕酮药物试验.11例无晕厥史和无猝死家族史的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新胸导联检查对照组.自行设计的心电图新胸导联包括A~G(7)列、0~5(6)行,共42个导联,记录方法同标准胸导联.普罗帕酮试验:普罗帕酮70mg(体重>70kg者用105mg)加入生理盐水......
作者:单其俊;杨兵;曹克将;陈明龙;李库林;陈椿;邹建刚;王卫明;王小斌;朱品军;徐东杰 刊期: 2004- 07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转染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基因表达对骨髓基质细胞(marrowstromacell,MSC)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调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Balb/c纯系小鼠MSC,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N1-PPARγ表达载体转入MSC中,G418筛选.RT-PCR检测mRNA表达,Western......
作者:林先和;李隆贵 刊期: 2004- 07
-
腺病毒介导高血压相关基因转移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新基因高血压相关基因(Hypertension-relatedgene,HRG-1)转移对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经血管腔内转染含有HRG-1的腺病毒载体(AdHRG-1)或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空载腺病毒载体(AdGFP),以生理盐水处理为对照.于术后3、7和28d取材,分别进行外源基因表达检测、PCNA染色和定量组织形态学分......
作者:王贵松;陈光慧;郭艳红;李黔;霍勇;高炜 刊期: 2004- 07
-
紫杉醇对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与迁移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紫杉醇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迁移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建立细胞共培养体系,模拟紫杉醇对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的作用方式,观察不同浓度紫杉醇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DNA合成、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测定不同浓度紫杉醇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的迁......
作者:武晓静;黄岚;黄晋军;宋明宝;于世勇 刊期: 2004- 07
动态资讯
- 1 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水平对短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
- 2 重庆市企事业单位职工血脂水平及分布特征
- 3 不同周龄高血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弹力纤维降解和胶原改变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变化的关系
- 4 大幅度降低胆固醇能更有效地防治冠心病
- 5 肝炎病毒诱导的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致钙电流和胞内钙增加的研究
- 6 嗜酸性冠状动脉炎合并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一例
- 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近期疗效评价--单中心8年资料分析
- 8 主动脉窦瘤膨入左心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
- 9 经前臂静脉径路行右心导管检查和肺动脉造影的可行性研究
- 10 24小时平均脉压和左室肥厚之间的关联
- 11 EAS指南委员会对美国治疗胆固醇“新指南”相关评论的解读
- 12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浆网ryanodine受体、1,4,5-三磷酸肌醇受体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
- 13 限制型心肌病和缩窄性心包炎的磁共振成像对比研究
- 14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价值的比较
- 15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危险分层因素探讨等10篇
- 16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要点与解读
- 17 他汀类药物对C反应蛋白直接诱导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6表达的影响
- 18 静脉胺碘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疗效的比较
- 19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受体功能结构域切除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 20 代谢综合征对非左心室肥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