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年第1期文章
  • 普伐他汀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缝隙连接蛋白43的调节

    目的通过比较普伐他汀不同剂量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小鼠的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r43)及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的表达水平,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心律失常的作用,不同剂量疗效的差别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4周龄Balb/c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普伐他汀40mg·kg-1·d-1组、普伐他汀80mg·kg-1·d-1组[以上3组均予以腹腔接种......

    作者:吴士尧;方鹤莺 刊期: 2008- 01

  • 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取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采用结扎前降支方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存活动物随机分组为心力衰竭组(n=9)、卡维地洛组(n=10)、美托洛尔组a=8),并建立假手术模型(n=10),观察各试验组动物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指标测定.结果与心力衰竭组[(4.7±2.5)mmHg,1mmHg=0.133kPa]......

    作者:孙涛;沈潞华;陈晖;李虹伟;郭春艳;李志忠;唐朝枢 刊期: 2008- 01

  •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及其降解产物对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纤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Fb)及其降解产物(FDP)对共培养体系中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Transwell膜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在不同浓度(0、0.5、1.5、3.0、4.5和6.0g/L)Fg、Fb和FDP干预24h后,分别检测该共培养体系中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

    作者:曹勇军;吴延华;刘春风 刊期: 2008- 01

  • 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重构进展中的组织蛋白酶S基因表达及其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S,CatS)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室重构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活性动态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7周龄雄性Dahl盐敏感(DS)大鼠分别给予高负荷食盐(8%)或正常负荷食盐(0.3%)为12周和19周建立心肌肥厚(H-LvF)模型,心力衰竭模型(H-HF)及同龄对照组(12W-C和19W-C).另设人体心肌生检标本作研究对象(高血压代偿性心肌肥厚患者7例,心力衰竭......

    作者:成宪武;张杰;宋辉;杨光;秦孝智;关立克;金海;奥村键二;室原豊明 刊期: 2008- 01

  • Toll样受体4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Toll样受体4mRNA(TLR4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TLR4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36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不同的再灌注时间(0、0.5、1、24和8h)处死动物.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心肌TLR4蛋白表达情况.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

    作者:杨简;杨俊;丁家望;席祖洋;李稳慧;李松;陈勇;王艳林;王雅琴 刊期: 2008- 01

  • 外伤致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夹层及前壁心肌梗死一例

    患者男性,21岁,1个月前因外伤造成左锁骨、股骨骨折及脑震荡,在当地医院急诊手术治疗.术后1天心电图示:V1~V6导联ST段弓背型抬高,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CK)2352U/L,CK-MB286U/L,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经保守治疗7天出院.半个月后患者出现心慌气短、不能平卧,当地医院心脏超声示心脏前壁运动幅度明显减低,室壁瘤.......

    作者:刘凡;谢瑞芹;杨秀春;崔炜;李保华;吴金凤 刊期: 2008- 01

  • 起源于左侧希氏束-浦肯野系统的反复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反复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Repetitivemonomorp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RMVT)多见于右心室及左心室流出道部位[1],包括主动脉窦[2].近年,也有报道起源于左侧二尖瓣环[3].但起源于左侧希氏束-浦肯野系统的RMVT较为罕见,报道甚少.本文报道3例此类患者,介绍其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可能的电生理机制.......

    作者:陈明龙;杨兵;居维竹;单其俊;邹建刚;陈椿;徐东杰;陈红武;曹克将 刊期: 2008- 01

  • 转录因子GATA-4在心血管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转录因子是调控DNA转录过程的反式作用因子,它能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调节序列,是转录必需的可溶性蛋白质分子.GATA属于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含有两个锌指结构,是直接与(T/A)GATA(A/G)序列结合的高保守的DNA结合域.GATA家族有6个成员,其中GATA-1,-2,-3对造血组织发育很重要,而GATA-4,-5,-6对大量心脏基因表达的直接调节非常重要.GATA-4是与心脏发育密切相关的一......

    作者:陈名武;刘唐威;庞玉生 刊期: 2008- 01

  • 血压晨峰

    血压在一天中是波动的,存在血压变异.绝大部分人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呈明显的昼夜节律,清晨血压的变异为显著,出现血压晨峰现象[1].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心肌梗死、心脏猝死、室性心律失常及脑卒中等都于早晨高发(6AM~12AM),而夜间发生率低[2].近年来,有关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研究显示,与诊室血压相比,24h血压尤其是血压晨峰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更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血压晨峰的定义、发......

    作者:黄绮芳;李燕;王继光 刊期: 2008- 01

  • 肥厚型心肌病与基因变异一年文献回顾

    中国第三届心肌炎、心肌病会议3rdCMCC.2006召开及心肌病诊断和治疗建议发表已一年.一年内,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的PubMed检索到肥厚型心肌病文献466篇,肥厚型心肌病与基因变异相关文章62篇.中国和中文报道被PubMed引用9篇,其中7篇源自中国大陆.分别报道了心肌肌钙蛋白T(TNNT2)、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B-肌球蛋白重链(MYH7)等基因的新的变异位点.......

    作者:张寄南;曹克将;惠汝太 刊期: 200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