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心脏直视手术前颈动脉支架术的初步探讨
目的评估心脏疾病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于心脏直视手术前行颈动脉支架术预防围手术期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对心脏疾病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于心脏直视手术前行颈动脉支架术,评估颈动脉支架术至心脏直视术后30d的终点事件(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结果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研究共连续入选42例患者.颈动脉支架技术成功率100%.远端栓塞防护装置使用率为97.6%(4......
作者:蒋雄京;杨倩;杨跃进;吴海英;张慧敏;徐波;惠汝太;高润霖 刊期: 2008- 10
-
心脏病患者心包组织分泌内皮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心包间皮细胞能否分泌内皮素(ET).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检测行心内直视术的51例心脏病患者心包液、血浆和心包组织的ET含量,利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患者心包组织是否存在ETmRNA的表达.结果心脏病患者心包液中ET浓度显著高于血浆中ET浓度[分别为(128.8±44.0)ng/L及(93.7±28.6)ns/L,P<0.001];心脏病患者心包组织中含有高浓度的ET[(510.3±1......
作者:刘洁琳;刘雅;王佐广;文杰;王世奇;陈新军;刘亚萍;张维君;温绍君 刊期: 2008- 10
-
心壁错构性发育不良与原发性心肌病
目的探讨心壁错构性发育不良的病理形态表现、特点、类型及其与原发性心肌病的关系.方法以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底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行心脏移植的92例心脏为观察对象,在心脏离体后立即进行了肉眼观察、测量和摄影记录,并进行了全面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心壁的错构性发育见于多种类型的心脏病,且在原发性心肌病中更为多见,差别只是错构的严重程度和分布范围的不同.心壁内存在轻、中度错构不一定就是疾病,但过......
作者:宋来凤;王红月;赵红;吕凤英;胡盛寿;黄洁;李莉;刘蕾;王琳琳 刊期: 2008- 10
-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血浆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激活蛋白-1(A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MIF、AP-1和MMP-9信号通路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42例入院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分为A型病变、B型病......
作者:杨丽霞;郭瑞威;齐峰;苗贵华;王先梅;石燕昆;李明秋 刊期: 2008- 10
-
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右心耳超速延迟整流性钾通道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
近年研究发现,心房电重构是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与维持的基础,多种离子通道基因表达调控变化及相应离子电流变化参与其中.......
作者:王春;谷天祥;张玉海;房勤;喻磊;师恩祎 刊期: 2008- 10
-
99锝m标记膜联蛋白Ⅴ检测细胞凋亡评价动脉粥样斑块的实验研究
目的细胞凋亡会导致斑块易损,检测凋亡部位有助于确定易损斑块的存在.本实验将99锝(99Tcm)-膜联蛋白Ⅴ(annexinⅤ)用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凋亡检测,探讨此方法用于体外无创检测斑块和评价斑块稳定性的方法学及可行性.方法11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2组,实验组8只给予2%高胆固醇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3只给予普通饲料.将99TcmannexinⅤ经耳缘静脉注射入实验组和对照组......
作者:许金鹏;赵全明;董小黎;王蒨;陈东;米宏志;杜慧峰;徐占民 刊期: 2008- 10
-
扰动剪切流场对血管内皮细胞小窝蛋白再分布和表达量的影响
目的利用能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模型的流动腔来探讨扰动剪切力对内皮细胞膜信号传导中介--小窝蛋白分布和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将细胞接种到流动腔,取加载作用6、12、24和48h后的细胞与静止态的细胞进行活细胞染色,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分析内皮小窝蛋白的分布情况,并在相同时间点取加载作用的细胞与静止态的细胞进行RealTimePCR,检测内皮小窝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扰动剪切作用下,小窝蛋白......
作者:刘冰;蔡绍皙;张莉 刊期: 2008- 10
-
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靶向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时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靶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并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US/MB-HGF组,予超声照射及尾静脉注射携带HGF质粒基因(pcDNA3.1-HGF)的微泡造影剂;US-HGF组,予超声照射及尾静脉注射PCDNA3.1-HGF,无微泡造影剂;US/MB-P组:即对照组,予超声照射及尾静脉注射携带空质......
作者:丛阳;方平;王纯杰;谭跃萍;胡丹;王磊 刊期: 2008- 10
-
泛素及大鼠蛋白酶体第三亚基在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的表达
目的研究泛素(ubiquitin)、大鼠蛋白酶体第三亚基(ratcomponent3ofproteasome,Re3)在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动态表达及在内膜增生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单纯球囊损伤组(48只,包括1、4、7、14、21、28d组),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血管内膜增生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
作者:陈新敬;浦晓东 刊期: 2008- 10
-
脑膜瘤右旋心误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阿斯综合征发作一例
患者男,50岁,因意识丧失,抽搐于2006年12月23日急诊就诊.患者无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双下肢水肿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既往无类似发作,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
作者:冯玉宝;李永玲;张忠荣 刊期: 2008- 10
动态资讯
- 1 心包恶性间皮瘤误诊为缩窄性心包炎一例
- 2 带瓣膜心血管内支架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的可行性研究
- 3 Quinidine对豚鼠心室肌细胞Ikr抑制作用的研究
- 4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预测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病死率的价值
- 5 心脏钠通道无义突变的分子拯救部分恢复钠通道的表达和功能
- 6 微环境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表型分化的实验研究
- 7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与心肌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 8 继续教育园地答题卡第10期幸运读者
- 9 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 10 中国剂量
- 11 24小时平稳降压对高血压靶器官保护的临床意义
- 12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水平的性别差异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 13 缓慢性心律失常及起搏器治疗对血压的影响
- 14 北京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对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结果分析
- 15 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 16 间歇性碱刺激对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及机制
-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及CD28null/CD28+亚型活化后Kv1.3钾通道的表达和意义
- 18 高浓度胰岛素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19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 20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溶栓和抗凝治疗在治疗和预防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肺动脉栓塞的长期随访结果